新華社開羅10月16日電 專訪:共建“一帶一路”是“影響現代人類歷史的倡議”——訪埃及埃中商會秘書長赫爾米
新華社記者姚兵 沈丹琳
埃及埃中商會秘書長迪亞·赫爾米日前在開羅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在幫助發展中國家走向發展、進步和繁榮,這是一個“影響現代人類歷史的倡議”。
“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不僅對中國,對全人類也非常重要,因為這是一個有利于所有人的關鍵發展倡議。”赫爾米指出,十年來,這一倡議推動共建國家基礎設施升級,對發展中世界產生了積極影響,特別是在非洲和亞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謀求合作伙伴的共同發展,與西方一些國家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
赫爾米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形容為“世紀倡議”。他指出,這一倡議越來越受歡迎。在該倡議框架下,各國間的合作日益密切,實現了合作共贏,這正是為什么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會取得成功。這一倡議正在幫助發展中國家走上“廣闊的發展、進步和繁榮”之路。
中埃兩國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卓有成效。在中方支持下,蘇伊士經貿合作區蓬勃發展,有力助推埃工業化進程。中國公司承建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項目,現已成為中埃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典范,被當地人民稱為新時代的金字塔。
赫爾米說,埃中兩國在工業、農業、貿易、能源、科技和信息技術等領域有巨大的合作空間。憑借龐大的國內市場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埃及可以作為中國技術和工業產業本地化的區域中心,成為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連接中國、非洲和阿拉伯世界的橋梁。
“埃及可以通過中國先進產業的本地化和中國技術向非洲大陸轉移,與中國一道為非洲的發展而努力。”赫爾米說。
對于即將舉行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赫爾米充滿期待。他說,希望論壇能夠進一步推動共建國家間的互利合作,為全球貿易流動作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