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開普敦10月16日電 專訪:“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項目有力帶動中南科技合作交流——訪南非科學院院士馬寅哲
新華社記者王雷 王曉梅
“‘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項目(SKA)為中國和南非科技合作搭建了平臺,在加強兩國科技交流方面起到很強的帶動作用?!蹦戏强茖W院院士馬寅哲16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是由全球多國合資建造和運行的世界最大規模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因接收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而得名,臺址分別位于南非及南部非洲8國、澳大利亞西部的無線電寧靜區域。
馬寅哲2011年在英國劍橋大學獲得天文學博士學位,2022年當選為南非科學院院士。他現在是南非斯泰倫博斯大學教授、物理系天體物理分部主任。
據馬寅哲介紹,SKA建成后將比目前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陣列靈敏度提高50倍,巡天速度提高一萬倍,將幫助人類填補對于宇宙基本認知的空白,在引力波、極端環境中檢測愛因斯坦相對論、宇宙演化歷程、繪制河外星系圖譜及尋找地外文明跡象等研究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馬寅哲是SKA科學工作組成員和SKA先導項目MeerKAT射電望遠鏡大尺度巡天顧問委員。他說,作為SKA創始成員國之一,中國通過廣泛的國際合作深度參與SKA的關鍵技術研發、核心設備研制和科學問題研究。
SKA是包括中國在內多國科學家參與的重點項目,也是中南重點科技合作項目。對此,馬寅哲指出,中南兩國在科學的不同領域各具特色,各有所長。
具體到射電天文觀測方面,他說:“在觀測技術手段上,中國具有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FAST)項目的設計及實驗經驗,而南非在SKA先導項目MeerKAT射電望遠鏡建設中體現出中小口徑陣列式射電望遠鏡建設能力;在觀測宇宙空間上,FAST與SKA分別觀測北天與南天,兩者的數據既有交叉,又可以覆蓋很廣的天區?!?/p>
“因此,雙方能夠實現優勢互補,在設備技術合作以及對共同觀測目標實驗交叉驗證等方面都有廣闊的合作空間,而這種合作對于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瘪R寅哲說。
他說:“作為一個由全球多國合資建造和運行的項目,SKA本身對于全世界天文工作者的合作交流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在SKA的合作以及中南兩國的科技合作框架下,SKA項目為兩國科技合作搭建了平臺,在加強兩國科技交流方面起到很強的帶動作用?!?/p>
馬寅哲告訴記者,SKA在中南兩國科技合作中屬于旗艦項目,他的團隊與南非和中國的很多機構和高校都有合作。他說:“隨著中南兩國科技合作逐步深入,兩國天文學家可以著眼于培養年輕的天文學人才,以老帶新,科研成果會不斷地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