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白工業園主入口處,一塊 “巨石”巍然矗立,見證著一座新城拔地而起;
在布列斯特北站,平均每月超過150趟中歐班列在這里中轉,業務越來越繁忙;
在白俄羅斯國立大學共和國漢學孔子學院,一座文化溝通之橋,讓“中文熱”持續升溫;
……
從基礎設施的“硬聯通”、規則標準的“軟聯通”,到中白人民的“心聯通”,共建“一帶一路”,正在讓中白兩國結下深厚友誼。
“白方政府很重視,給予了很多幫助?!?/p>
中白工業園作為中白兩國的重點合作項目,被譽為“一帶一路”上的明珠項目,也是記者此行的第一站。在標志性的“巨石”旁邊,寫著“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標語,訴說著中白工業園短短數年從“一張白紙”到“一座新城”。
中白工業園入口處的巨石。人民網記者 王震攝
“作為入園企業,最大的感受就是政策優惠和辦事方便。比如免繳進口關稅和海關增值稅,社保、個稅比白俄當地企業低4%,利潤稅10年免收等?!敝新撝乜瓢锥碜庸局圃觳拷浝砦挠癯嬖V記者。
穿行在園區內,記者發現幾條主干道分別以“北京大道”“明斯克大道”“友誼路”等命名,也可以感受到中白“全天候”友誼正在不斷升溫。
“我們要想方設法,讓這里填滿更多的中國產品?!?/p>
布列斯特市與波蘭交界,被譽為“通往西歐的門戶”。在布列斯特換裝站,一排排標有“YUXINOU”(渝新歐)“西安港”字樣的集裝箱整齊碼放,等待換軌、換裝進入歐洲市場。
布列斯特北站,堆滿了來自中國的貨物。人民網記者 王震攝
近年來,中歐班列的運輸量不斷攀升,來自中國的發貨量占70%。“換裝站的處理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卑锥砹_斯鐵路公司布列斯特北站第一副站長根納季·阿扎連科夫介紹,目前場站可容納近3000個集裝箱,日處理量達到1100個集裝箱,相當于18個班列的貨物量。
采訪之余,記者問到白俄人民最喜歡來自中國的什么產品?“華為”“小米”“大疆”……白俄朋友們紛紛用“蹩腳”的中文脫口而出很多中國品牌,現場氣氛立刻輕松活躍起來。他們告訴記者,來自中國的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在這里越來越流行。
“中國人擁有非常美的語言、文化和傳統。”
阿拉是一位大學老師,同時也是白俄羅斯國立大學共和國漢學孔子學院(簡稱:白大孔院)的一名學生。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來白俄留學,讓阿拉萌生了學習中文的想法。
“當我第一次遇見中國的大學生們時,我意識到,我愛中國和中國人民。中國人是一群心懷善意的人?!卑⒗瓕χ袊奈幕驼Z言很感興趣。她告訴記者,在自己的課堂上,用中文跟中國學生們交流,讓這些學生在異國變得越來越熱情、快樂。
阿拉在白大孔院接受記者采訪。人民網記者 皇甫萬里攝
“我希望孔院能夠為白俄羅斯民眾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架起更好的橋梁。”劉素玲是白大孔院的中方院長。今年,是她在這里工作的第10年,剛來的時候這里的學生只有幾十個人,現在每年的學生已經達到幾千人。
學生數量增長的背后,“中文熱”正在不斷升溫。記者了解到,隨著中白經貿合作、文化交流不斷深化,白俄人民有更多機會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有更多學校開設中文班,同時,學習中文也為他們帶來更多機會。
走在明斯克街頭,經常會遇到陌生的路人用中文“你好”熱情打招呼??梢愿惺艿剑瑥摹坝猜撏ā薄败浡撏ā钡健靶穆撏ā?,中白友誼正在不斷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