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十年一路走來,“一帶一路”倡議始終不忘初心、不懼風雨、披荊斬棘,從愿景走向現實,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打造了一個個“國家地標”“合作豐碑”,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的國際合作平臺。
倡議好不好、項目實不實,參與的國家和人民最有發言權。近期,來自70個發展中國家的80多名記者來華,采訪“一帶一路”項目的中方承建機構和參與人員,用一篇篇現場報道現身說法,生動講述共建“一帶一路”的真實故事。
本篇為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記者對札納塔斯風電項目的報道摘要。
各國記者參訪中國電建
哈薩克斯坦“頭條新聞”信息網出版主編迪麗亞拉·葉爾馬甘別托娃報道稱,札納塔斯風電項目使哈薩克斯坦成為中亞綠色能源領域的領導者,當地民眾積極歡迎該項目在哈落戶,哈薩克斯坦專家團隊則迅速掌握該項目關鍵技術,并已全面接管電站。作為可再生能源開發和建設領域的領軍企業,中國電建積極開拓哈薩克斯坦市場,聚焦風電、光伏和水電站開發,發揮全產業鏈優勢,以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和高效可靠的開發模式,為哈薩克斯坦向綠色經濟轉型作出貢獻。
哈薩克斯坦記者采訪中國電建負責人
截至2022年底,中國企業在哈薩克斯坦參建的可再生能源項目總裝機容量已超過1000兆瓦。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新能源領域合作成為哈中能源合作成就斐然的一個生動縮影,積極推動了哈薩克斯坦經濟社會發展。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中國將繼續同哈薩克斯坦加強可再生能源領域合作,同時也為兩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積極貢獻力量。
哈薩克斯坦記者報道截圖
阿塞拜疆里海國際廣播電視公司記者尼加爾·拉赫曼諾娃報道稱,新能源是未來之源,風電項目代表未來,中國致力于同中亞和外高加索等地區發展新能源合作。札納塔斯風電場采用中國先進風機設備,配備有偏航系統,可根據風速情況自動調節和啟停機組,該系統的自動化、智能化、靈敏度持續提升。
阿塞拜疆記者報道截圖
札納塔斯風電場位于戈壁灘上,全年有5、6個月的時間處于冬季,面臨狂風、暴雪、凍土等惡劣自然條件的挑戰。項目建設期間,當地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但中國企業突破重重困難,最終圓滿建成這個中亞最大的風電項目。中國企業通過該項目為當地創造了300多個就業崗位,培養了一批技術人員,其中一些當地工程師已成為風電場的運營主力。中國企業還為當地修繕街心公園、建設游泳池、捐贈救護車等,與當地居民建立了融洽的關系,真正實現了“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