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 北約峰會本周將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與歷次峰會相比,這屆峰會無論從背景、議題還是可能產生的影響看,都不同尋常。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需對北約發展動向保持警惕。
問:北約峰會有何特殊背景?
答:今年北約峰會的背景的確比較特殊,主要是俄烏之間爆發了劇烈沖突、美國挑起的大國對立明顯加劇、國際總體安全形勢更加動蕩。
北約東擴是烏克蘭危機根源之一,北約持續“拱火”成為沖突遲遲停不下來的重要原因;在美國挑起的大國對立中,北約已成為美國打壓競爭對手的抓手和后盾;在當前全球安全態勢中,北約本來是一個“冷戰”遺物,早就該退出歷史舞臺,但是它不但不肯退出,還想進一步染指歐洲地區以外的安全事務。
可以說,北約在國際安全方面沒有發揮好作用。
問:峰會議題為何令人警惕?
答:出臺新的戰略概念,是這次北約峰會最重要議題。
在烏克蘭危機背景下,北約將在新的戰略概念中如何重新定義和處理同俄羅斯的關系,非常值得人們關注。在2010年提出的戰略概念中,北約把俄方定義為“伙伴”,對俄羅斯實行威懾、防御、對話并行推進的政策。新的戰略概念肯定會改變原來的定義,也會改變對俄方實行的政策。
在新的戰略概念中,北約將如何涉及中國,也非常值得我們警惕。從北約一些高級官員最近的言論看,北約很可能負面定義中國,在遏制中國方面變得更加露骨和激進。這是因為,美國現政府對華戰略的特點之一就是要拉攏盟友和伙伴來遏制中國崛起。美國是北約的盟主,北約策應美國遏華是大概率事件。
這次北約峰會還有一個重要議題,就是如何進一步增強在北約東翼的軍事部署、如何進一步向烏克蘭提供軍援。這次峰會出臺的相關措施,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北約同俄羅斯的緊張關系,也會使烏克蘭危機通過談判手段解決變得更加困難。
問:邀請亞太國家與會居心何在?
答:北約將邀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四個亞太國家領導人參加峰會,這在北約峰會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拉攏少數亞太國家參加峰會,反映北約企圖突破它傳統責任區的野心,妄想把觸角從歐洲地區進一步延伸到亞太地區。可以看出,北約正企圖把自己打造成“全球北約”,妄想充當“世界警察”。
從參與美國發起的阿富汗戰爭、到轟炸南聯盟,再到進攻利比亞,北約早已超越防御性軍事聯盟的性質,它的侵略性和進攻性越來越明顯。這幾年,北約不斷東擴,拉攏烏克蘭,搞亂歐洲。現在北約又企圖插手亞太事務,在亞太挑起矛盾。所以,亞太國家必須保持警惕。(記者:包爾文;視頻:淡然;編輯:張代蕾、王申、王豐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