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金邊5月20日電 題:“中國醫生”懸壺濟世柬埔寨——中醫藥援外行動“新樣本”
中新社記者 歐陽開宇
“這段時間,‘中國醫生’成為柬埔寨民眾對于專家組的親切稱呼。”中國援柬中醫抗疫專家組領隊、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院長徐鳳芹在工作筆記中記錄下這樣一個細節。
徐鳳芹20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已圓滿完成專家組任務,她所帶領的團隊是中國對外派出的全球首支國家級中醫抗疫專家組。今年初春,這位從事中醫藥事業幾十年的專家帶領一群年輕人來到異國他鄉的柬埔寨,開啟一段職業生涯的“難忘的經歷”。
過去兩個月中,這個被外界稱為中醫援外“國家隊”的專家組不斷拓展中醫藥影響,分享推廣中醫藥抗疫經驗,普及中醫藥治療方案,為柬埔寨民眾帶去了實惠,為在柬華僑華人提供了中醫藥的醫療保障,也使中方外派人員感受到來自祖國的關懷。此次工作也成為中醫藥援外行動“新樣本”。
據徐鳳芹介紹,專家組開創柬埔寨公立醫院第一個政府間中醫門診——考斯瑪中柬友誼醫院中醫科。中醫門診成為柬埔寨第一個預約制就診科室,改變當地就診習慣,以預約制奠定中醫門診品牌價值。
“專家組自主研發上線電子預約系統,多語種、分時段預約、新冠流調、專科號源動態調整、自動信息回復等一體化功能,為柬埔寨患者帶來了全新的就醫體驗。”徐鳳芹說。
隨著中醫藥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柬埔寨中醫門診“一號難求”,很多患者在放號時段守在手機旁預約搶號。徐鳳芹說,中醫以切實的療效為中醫藥在柬埔寨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土壤。
兩個月以來,中醫門診量逾3000人次,就診者中包括多位柬埔寨王室成員和政府高層。中醫門診量占據考斯瑪中柬友誼醫院門診量三分之二,新冠感染史患者占比兩成,還涵蓋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涉及到心血管、呼吸、消化、內分泌、神經科、血液、風濕免疫、皮膚、婦科等多個系統病種。
徐鳳芹介紹說,此次專家組還實現了中醫藥援外團隊的三項重要職能,即海外中醫藥醫療服務及科研教學功能、中醫藥文化交流功能、中醫藥海外拓展發展人脈積累平臺功能。專家組對中醫醫師、藥師在柬合法執業,中醫藥臨床技術在柬合法開展,中藥在柬合法應用等政策信息進行詳細調研,為中醫藥在柬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與此同時,徐鳳芹也指出,一切的臨床工作均需要以療效來取得患者的信任,以科學來獲得同道的認同,以傳播來擴大中醫藥的影響。中醫藥在柬埔寨有著良好的民眾基礎、文化基礎、藥材基礎,不可否認,中醫藥援外工作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需要進一步探索解決。
“這一次的海外之旅,也將是我個人事業的新起點,幾十年的國內經驗,應用于廣袤的國際范圍,面對各種各樣新的挑戰,這也重新燃起了我的斗志,為中醫藥真正地走出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徐鳳芹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