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1日電 題:救助“疫情孤兒”不力 美國政府應思己過而非“甩鍋”
作者 李楠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新冠疫情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累計死亡病例數已逼近100萬例。數字背后,是鮮活的生命之隕落,以及難以盡述的家庭悲劇。其中,美國“疫情孤兒”群體的遭遇,不應被遺忘。
美國《大西洋月刊》近日刊文說,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約20萬兒童失去了父母或主要看護者,成為“疫情孤兒”。文章指出,即使在疫情發生兩年之后,因疫情成為孤兒的人數仍然如此驚人。在18歲以下的孤兒中,每12人就有1人因為疫情而失去監護人;在美國,每一所公立學校平均有兩名孩子因疫情失去了一名監護人。美國疾控中心去年10月的一項研究指出,美國每4名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就有一個孩子失去母親、父親或祖父母。
研究人員還發現,少數族裔等弱勢群體中的“疫情孤兒”問題更為嚴重。這些孤兒不成比例地來自低收入和非白人家庭,他們在生活中已經面臨許多困難,失去看護者更是雪上加霜。美國疾控中心的研究指出,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死亡病例存在明顯的種族差異,少數族裔兒童占到“疫情孤兒”的65%。
確言之,“疫情孤兒”是美國弱勢群體中之弱勢,亟待國家與社會層面的幫扶照顧。然而,作為社會保障主力的美國政府,卻在為“疫情孤兒”托底事宜上表現出明顯缺位,引發美國社會的批評。不少專家指出,雖然各地有一些幫扶措施,但缺少強有力的國家戰略。
美國政府日前發布了一份包括幫助在疫情中失去親人者等內容的備忘錄,但有關負責人瑪麗·沃爾說,相關行動不會有專門的團隊,同時將主要依靠現有資源而不是新的資金。沃爾說,如果要求新資金會遇到問題,因為美國國會在最基本的抗疫措施如治療、檢測、疫苗等方面,都難以達成協議。
眾所周知,失孤兒童的身心健康問題,需要及時、專業、耐心的疏導,以及國家層面長期穩定的生活保障。否則,“疫情孤兒”群體將錯失愈合重大創傷的最佳時期。無論于個體還是國家,這一錯失皆會留下嚴重后遺癥。有美國專家直言,“疫情孤兒”需要得到及時幫助,如果錯過窗口期,一些原本可減緩的傷害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影響。遺憾的是,目前美國沒有將之視為緊迫的問題,更沒有法律或行政命令專門為“疫情孤兒”提供資源。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以來,美國政府對內應對疫情不力,造成近百萬美國民眾生命隕落的慘劇,至今仍不思己過,動輒將疫情“甩鍋”他國,試圖以之轉移視線,掩蓋政府失責之真相。如今,面對20萬“疫情孤兒”的現實困境,美國政府卻無從提供系統幫助,可謂是對“人權”的漠視。
面對這一代美國人中規模最大的孤兒事件,美國政府不應行動遲緩、保障缺位。兒童是國家的希望,更是世界的未來;如何對待兒童,是檢驗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希望美國那些以“人權衛士”自居的政客,不要再重復抹黑他國、轉嫁責任的套路,而是能夠言行一致,關注并致力于解決美國20萬“疫情兒童”的困境,避免弱者被遺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