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問道青海湖,參學祖師禪”——在大美青海,北海禪院連續9年以低于內地15攝氏度的清涼,廣邀各方學子、共享禪修盛會。這里坐享藏區的廣袤天地,毗鄰漢地的人文風情,堪為漢藏佛法交流的最前沿。開顯般若正見的恢宏、鋪述生命大道的壯美,輔以青海湖的浩瀚、格桑花的動人,讓歷屆“北海禪院大學生禪修夏令營”被冠以“最美禪修營”的
【禪修營現場組圖:北海禪院第九屆大學生禪修夏令營正式開營】
(抵 達)
(聞 法)
(供養佛陀和尊者舍利)
(光明希望大悲燈供)
(禪 修)
(問道青海湖)
2014年8月3日上午10時,“北海禪院第九屆大學生禪修夏令營”在祁連山下、青海湖畔正式開營。
本屆禪修營由北海禪院主辦,北京大學禪學社、北京中醫藥大學禪學社、中國社科院國學社協辦,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多所高校的禪學和國學類社團、以及鐘情佛學的各地青年學子們,四方來同、共聚盛會,親歷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之上的非凡因緣。
北海禪院位于青海省海北州,北毗敦煌,南望麥積山,坐擁青海湖北岸上聞名遐邇的金銀灘草原,是唐蕃古道上著名的文化要塞。當年文成公主由此入藏,歷代高僧的環青海湖朝圣亦由此出發、至此圓滿。
北海禪院禪修營是國內最早以“禪”為特色的佛教夏令營。經過八年努力,禪院以得天獨厚的自然與人文環境、清凈完整的佛法傳承、以道為尊的生命愿景,鑄就了有志求道的年輕人心目中至為認同與追捧的禪修營“品牌”。
本屆禪修營的開營儀式上,禪修營指導法師明賢法師代表禪院常住法師開示“眾望”:全體營員們即將要體味實修與教理的真實互動,參與走向未來的信仰探索,圓滿一次與佛陀偉大智慧的握手與對話,開啟從無常到平常、從有限到無限的求法旅程——希望營員們帶上親近三寶的熱誠、發奮求道的熱忱,投入到這場心靈的盛宴中來。
禪修營營長、監院仁凈法師,勉勵營員們要“把色身交給常住,法身付與龍天,珍惜機會,放下萬緣,圓滿禪修的每一座”。
副營長夏澤紅居士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她表示:北海禪院禪修營的“美”,真是名至實歸。九年前,北海禪院首開國內專為大學生舉辦禪修營的先河,據不完全了解,現在每年以禪修為主題的大學生夏令營已有數百個。她列舉了北海禪院禪修營的多個“唯一”:唯一在大帳篷中禪修的禪修營;唯一以“教啟中觀、行歸法眼”為宗風的禪修營;唯一在開營式上將三寶歌做成微電影播放的禪修營;唯一于藍天白云下在鋪滿鮮花的草地上經行的禪修營;唯一披著斗篷戴著斗笠在青海湖水邊禪觀的禪修營;她說:“我對自己和大家有個期許,就是希望能夠在七天之內道業增長、禪悅為食、法喜充滿!”
副營長張巍教授表示,北海禪院今年是第九屆大學生禪修營。禪修的盛會,成就心地的食糧,大家服務他人,也享受他人服務,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和諧的禪修時光將給大家帶來無盡的、美好的生命體驗。
北京大學禪學社社長趙彤遠代表禪修營的協辦社團,回顧了禪修營前期籌備的悉心與因緣和合的不易——“禪院的衣食住行,每一個小物件背后都有一個故事”。北大禪學社及其社員們連續七年協辦禪修營的歷程,更在現場掀起掌聲一片。
復旦大學禪學社社長胡斐作為營員代表,以“心向往之,終至寶所”八個字由衷地表達了對禪修營的熱切期待,并倡議所有營員都能珍惜法緣、用心參學、同愿同行。
在禪院常住帶領下,營員們觀賞了《北海禪院》、《青海湖畔一坐禪》等紀錄片,共同回顧了歷屆禪修營的精彩瞬間。
北海禪院以“教啟中觀,行歸法眼”的宗風而立碑銘志——在當下的時節因緣中,以般若印證見地的究竟,以中觀簡別宗派的共相,以提倡“一切現成”、“萬善同歸”的法眼,來檢驗宗門傳承的合法性。北海禪院志于藉此宗風,推動漢、藏、南三傳佛教的交融共舉,開顯“人文佛教”的信仰圖景,引領中華傳統文明的盛世重光。
今年,北海禪院在上述宗風的基礎上,正式確立“不忘初心、不請之友、不變隨緣、不念舊惡、不妄念”的“宗門心法五要”,以此作為大乘佛法的核心修學綱要,尤其是作為青年學子們在聞思佛法后,親身踐行、親身獲益的最為直接而智慧的下手處。
生命,是禪修營始終要安頓的話題;大道,是北海禪院上下而求索的彼岸。正如老營員北京大學博士生黃儀娟同學的感言:“如果你對生命的問題有所思考,這里——是一個正確的路途;如果還沒有思考,這里——將是一個殊勝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