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傳3 反季節蔬菜都是轉基因食品
正解 選育栽培與轉基因無關
范志紅告訴記者,從農業生產的角度來說,應季的產品品質優于反季節的產品。以番茄為例,大棚中長出的反季節番茄中維生素C的含量只有夏季露天種植產品的一半。刻意選育和栽培的早熟果實,口味和營養價值通常不如自然晚熟的水果,但這種選育和栽培與轉基因并沒有關系。
從膳食營養的角度考慮,無論哪個季節,多吃點蔬菜水果,才是最關鍵的健康問題。無數研究證實,蔬菜水果的總攝入量越大,癌癥、心臟病的危險就越小,冬天吃蔬菜水果,總比不吃要好。
另外,其實現在很多反季節的蔬菜水果,并不一定是大棚的產品,其中也有來自南方,甚至國外的產品,不存在應季問題,其營養價值也未必低于北方的應季產品。
謠傳4 加工食品中沒有轉基因產品
正解 轉基因成分存在于加工食品中
范志紅表示,加工產品都是來自于農產品原料的。原料中的各種污染成分,以及轉基因成分,都會進入到加工食品當中去。通常人們關注農產品原材料,擔心蔬菜水果中有農藥污染、殘留及轉基因成分等,其實不少轉基因成分均來自加工產品。
比如說,國外一些快餐店出售的薯條,用的大都是轉基因的馬鈴薯;漢堡和熱狗用的面粉,也很可能是轉基因小麥制成的面粉。另一個讓轉基因食品進入千家萬戶的途徑,就是市場上銷售的“調和油”和大豆油。便宜的調和油當中,往往會有很大比例的來自美國的轉基因大豆油。由于這種油價格低廉,受到不少餐館和市民家庭的歡迎。購買油脂時,如果非常介意轉基因問題,只需避免大豆油和菜籽油即可。實際上,大豆油的脂肪含量高達99.9%,其中幾乎測不出所謂“外來基因”的產物,未發現安全性有問題。需要注意的,倒是大豆油耐熱性較差,不宜作為煎炸用油,烹調時最好不冒油煙。由于進口轉基因大豆脂肪含量高而蛋白質含量較低,適合榨油而不適合做豆腐,市售豆制品多為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制作,完全無需憂慮。
■ 專家提醒
轉基因食品并無明顯毒性
人們對轉基因食品的擔憂,很大一部分源于對其安全性的關注,對于轉基因食品對人體的安全性,范志紅告訴記者,二十年來的研究已經證實,轉基因食品對人并沒有明顯毒性,人們不必把它看成洪水猛獸,雖然有不少食用后對腸道菌群產生影響等負面情況,但未發現有造成“不孕不育”的效果,更不會引起致命性的嚴重后果。
首先,經過安全性評價后上市的轉基因食品完全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其次,遠離轉基因食品這種行為,并不是獲得健康的關鍵所在。只吃非轉基因食品,并不意味著自己的飲食健康質量能夠有效提高。希望公眾更多關注膳食的營養、平衡,而并非只是糾結于是否為轉基因食品。想提示的是,因為因轉基因食品僅限于米、面、玉米、大豆等“大宗作物”,而天天只吃白米白面玉米豆油等少數食材,并不利于營養平衡。我們倡導攝入多樣化的天然食物,比如經常吃多種多樣的雜糧雜豆作為主食,這樣就不必擔心什么轉基因問題,同時營養平衡會更好,距離慢性疾病會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