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哈電集團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了解到,其生產的代表核電領域最高水平的世界首臺AP1000三代125萬千瓦等級核電汽輪機的最后一套低壓內缸,在秦皇島重裝基地順利裝船啟運發往三門核電站。
此次低壓內缸的成功發貨標志著哈汽成為當今世界唯一擁有制造二代核電、三代核電汽輪機產品業績并擁有二代加核電產品制造合同的企業。
據了解,哈汽自2008年引進AP1000三代核電汽輪機設計及制造技術以來,緊緊依托秦山核電二期及擴建工程四臺65萬千瓦核電汽輪機制造的成功經驗,對核電汽輪機質保體系進行補充和完善,以滿足三代核電汽輪機制造的需要。
為了保證這個“國字號”工程技術獲得成功,哈汽采用了當今世界頂級的制造手段及工藝。諸如在低壓缸總裝過程中,使用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TCCS系統進行汽輪機通流間隙的測量,實現了首臺機組三套低壓缸裝配一次實裝成功,為實現核電汽輪機無轉子測通流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開創了國內汽輪機制造業的先河。
據專家介紹,哈汽在核電汽輪機主機發貨之前,其制造的汽輪機輔機設備早已發抵現場完成安裝。為了保證18×10.15×17米的冷凝器的制造及運輸難題,該公司技術人員將其設計成可拼裝的20個子模塊,先在哈爾濱制造子模塊,再將其運抵秦皇島重裝基地后重新組焊成型,解決了運輸超高、超寬、超重問題以及產品焊接后的應力變形問題,順利通過了國家核電權威機構的檢測。
哈汽董事長、總經理陳冬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1985年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座核電站開工以來,中國的核能發電在探索中前進,哈汽有幸參與了秦山二期及擴建工程的四臺65萬千瓦等級核電汽輪機的制造,為成功制造三代核電汽輪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為最終實現國產化進行了有益的嘗試。目前,經過系統地改造和擴建,哈汽已擁有年自主制造三臺套百萬等級核電汽輪機主設備和輔機設備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自主創新能力和國產化進程,加快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AP1400核電汽輪機的開發步伐,為提高我國核電裝備技術水平和制造能力做出新的貢獻。(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