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最近,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報道了百度搜索引擎商業道德面臨的巨大危機,如百度拒絕回應競價排名,鳳巢系統對虛假網站不設防;中小企業無奈參與競價,點擊費用高昂。競價者升,不競價者降,競價排名實則壟斷式營銷。
如今,百度搜索引擎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工具。百度該如何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而不是把賺錢擺在第一位,再次被人們熱議。
楊某在北京開了一家婚紗影樓,職員共有3名,公司租的辦公室一共只有兩間。他說,他的客戶大多是通過百度搜索找來的。從百度最早推出的競價排名,到目前的鳳巢系統,他無一例外地參與了。“為了保證點擊率,公司掙的大部分錢都扔給百度了。”
被競價裹挾進來的中小企業,在依賴百度存活的同時,也在擔憂是否存在估算系統虛高報價、關鍵詞被他人惡意點擊等諸多問題。
作為在國內互聯網上有壟斷地位的搜索引擎,百度的商業道德和商業規范影響著成千上萬家中小企業。面對批評,百度怎么辦?
在央視對百度存在的問題持續報道之后,8月17日,記者用“百度 央視”的關鍵詞打開百度的新聞搜索,排在前五名的分別是《央視開腔再批百度 網友質疑動機》、《多家機構就“CCTV曝光百度事件”發布報告》、《央視抨擊百度背后:新舊媒體的生死博弈》、《央視批百度只是一場鬧劇》和《雞蛋挑骨頭 央視猛批百度為哪般?》這幾篇文章。這樣的搜索結果令人感到意外。對于這次報道,出現在互聯網上的應該不僅僅是這些聲音。難道這又是百度的“干預搜索”的結果?
面對央視的報道,百度這樣一家“偉大”的公司表現出的卻是一種驚慌失措和不成熟。在被央視報道后,百度想要向外傳達的無外乎是兩個信息:一、央視批評百度動機不純,是因為百度沒有在央視投放廣告;二、央視批評百度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推廣自己的“央視搜索”。然而,媒體主要批評百度商業道德危機、百度競價排名和鳳巢系統給中小企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等,百度卻始終沒有正面回應。
近期以來,央視在食品安全和傳銷等領域的輿論監督報道引起社會較大反響,贏得普遍尊敬,但鮮有受批評方反唇相譏,甚至狡辯稱相關批評“動機不純”。更有攪渾水者對百度存在的重大問題避而不談,反而將這一事件稱為“新舊媒體之爭”,試圖歸結為“這是兩家媒體的矛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