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
運氣,是概率論的產物。在數學意義上的定義為:當小概率事件與自身期望值吻合甚至超過時,則稱之為運氣。e.g.(略)
哲學意義的運氣關鍵在于“氣”字。《周易》中有“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之說,此“太極”即為天地之氣。莊子《逍遙游》“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也認同為此觀點。
宋明理學時期,大儒家朱熹講求“理氣論”。他認為天地萬物,先有理,后有氣,氣生于理,在理中運行。此氣即為萬物之根本所在。這與西方近代科學以前的“以太”有些異曲同工。
由此可見,“氣”是存在于宇宙間最基本、最廣為的物質。它存在于每個人的周圍,此處不比彼處多一分,彼處也難少一絲。故天地間,機會均等。
明白了氣存在的普遍靜態性原理,接著,就要使之運動起來……
這有些像量子力學中的“隨即概率波”。愛因斯坦是量子力學的推動者與反對者。他指出“上帝不會擲骰子”。然而,假使不存在一個擲骰子的上帝,世間萬物將朝一處上帝較為偏愛之處發展,這等于是將好處給了一個人。是不公平的。這不是上帝的風格。如此,上帝不會擲骰子,但上帝喜歡公平,為了公平,上帝還就必須擲骰子。(上帝不會擲骰子,但上帝更喜歡公平)
上帝的骰子跳動著,我們每個人,心中都默默地念叨著一個數。(人生是一場盛大的賭博,上帝坐莊)
當有人與上帝的想法一致時,他就驚呼:“我找到了,我找到了。”接著,不管腳上是否穿著鞋,或是直接從浴缸里跳出來。總之,他因有幸和上帝的想法一樣而接受了勛章——千萬人的贊美與羨慕。
這就是運氣。一個均勻充滿每個人的周圍,并穩定流動的狀態。我們因為遭遇而被莫名其妙地推上高位,似有黃袍加身之享受與“不知情”。但它就在那兒,離我們很近很近,近的觸手可及。這種感覺,與靈魂的存在一樣真實。可是,我們卻看不見它。但它的確存在,“它就在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