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37B長約8.8米,翼展約4.6米,起飛重量超過5噸。

電影《星際大戰》中,戰機在太空中戰斗的場景也許不久就會實現!美國空軍一架被列為最高機密的X-37B無人太空戰機,今天將在佛羅里達州首次升空試飛,研發時間超過10年,主要目的是研究未來太空戰機行載具的X-37B,由于是軍方研發,因此很有可能成為全世界第一架太空戰機,其功能和任務均列為最高機密。然而外界質疑,X-37B不單純是可重復使用的太空戰機,而是美國甘愿裁減核武后的秘密武器,可在兩小時內攻擊地球任何目標的太空戰機,比核彈還危險。
高度機密 三緘其口
4月21日,X-37B將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宇航中心由“阿特拉斯V”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預計在完成既定任務后,以滑翔方式自主返回地面。X-37B不配宇航員,可自主完成多種空間探索任務。空軍不肯透露X-37B首次試飛會執行什么任務。
美國空軍女發言人布萊爾表示X-37B能夠支持一系列實驗。她說:“第一項任務將重在驗證對可長期留在太空并且可重復使用的航天器來說必須的技術,即獨立實現返航和著陸的能力。這是一項正在發展中的項目,與國防部的很多研發努力一樣,有關這種軌道試驗飛行器性能、局限性以及缺陷的細節處于嚴格保密之中。”
太空逗留多少天?
外界對X-37B所知不多,只知是太空總署和波音公司1999年研發的一種成本較航天飛機低、可重復使用的太空戰機,但計劃在2004年因經費問題而擱置,改由美國空軍接手,自此變成絕密軍事項目。此次處女航將在太空逗留多久,軍方不肯透露。
布萊爾表示,如果發射之后一切按計劃進行,X-37B在設計上能夠執行最長為期270天的太空任務。她在接受太空網采訪時說,這種太空戰機在設計上用于繞距地面110至500海里(約合203至926公里)的低地球軌道飛行。
控制中心在哪里?
除了性能、缺陷等方面的細節嚴格保密外,X-37B任務控制中心的具體方位也是一個高度機密。發言人布萊爾僅稱,X-37B由太空司令部第三太空實驗中隊指揮。
布萊爾解釋說,任務控制中心何時結束使命取決于能否進行一次成功的性能展示驗證,在此之后,控制中心將成為一個操作司令部。她說:“我們可以透露的是,X-37B 將由承包商按照空軍太空司令部第三太空實驗中隊的指示進行操控。”第三太空實驗中隊是空軍太空司令部的一個重要部門,負責在太空進行演示驗證、探索以及實驗等工作。此外,這個部門還要確立與雇傭、培訓、教育以及專門技能有關的想法,為空軍太空司令部的未來任務做準備。
實驗艙裝載什么?
研制太空戰機是對無人駕駛飛機的一種合乎邏輯的“延伸”。無人機的首要任務是進行偵察,現在也已攜帶武器并執行其他任務,其中包括很多機密任務。
X-37B是迷你航天飛機,體積只是航天飛機的1/4,靠搭載“阿特拉斯V型”火箭送上太空軌道,若“將航天飛機比作一輛大貨車,那么X-37B是一輛跑車”,最高時速達音速的25倍,還攜帶太陽能電池板。至于實驗艙裝載什么,有人揣測是激光炮或小型衛星。
建成兩小時“全球打擊圈”
正因為軍方對X-37B諱莫如深,引起外界對它諸多揣測。有人認為是五角大樓研制的太空戰機,能在兩小時內攻擊全球任何目標。以前美軍要進行遠程攻擊,都會出動 B2隱形轟炸機或B52轟炸機,運行時間要12至24個小時,但太空戰機可在太空巡航,又能進入大氣層執行攻擊任務,一旦研制成功,令美國真正建成一個 “兩小時全球打擊圈”,可以在單一行動中摧毀敵軍所有衛星和來襲導彈,并在戰區上空進行偵察,大大增加了美軍的威懾能力。
有分析猜測,X-37B升空后可迅速到達全球任何目標的“上空”,利用自身攜帶的對地攻擊或偵察器材,對敵方進行精確打擊或戰略偵察,即使像S-300、“愛國者”這類先進的防空導彈對其都毫無辦法。由此可見,作為一種可重復使用的自動化航天器,X-37B及其后續型號完全有可能成為“軌道轟炸機”或“太空戰略偵察機”。
掌握太空制高點 可對衛星和太空站下手
由于X-37B的特殊性,許多國際媒體都認為,這可能是世界首架“太空戰斗機”的雛形,它有能力對敵國衛星和其他太空載具展開軍事行動。瑞典軍事專家表示,美軍開發太空戰機,表明人類將進入“太空武器時代”,這可能比核武器還危險。
雖然X- 37B可用于全球打擊和偵察,但專家認為,這種定位對于X-37B來說仍顯太低。美軍已經擁有多種全球打擊手段,裝載上百枚“戰斧”導彈的核潛艇、滿掛隱形導彈的戰略轟炸機、改裝常規彈頭的洲際導彈等完全可以滿足美軍的作戰需要,已沒有必要耗費巨資再發展一種專用的太空轟炸機。因此X-37B的對地攻擊/ 偵察能力很有可能是“兼職”,其主要作戰方向仍是太空。
由于采用自主駕駛和導航模式,X-37B可以長期在太空部署。一旦美軍將太空定位為戰場,X-37B就可對美國對手的衛星、宇宙飛船甚至是太空站下手。因此,無論是在太空探索領域,還是軍事領域,美國都希望憑借X-37B打出一片新天地,牢牢掌握太空制高點。(楊凌)
(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