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四軍第3師第8旅進行迫擊炮特種射擊訓練
勇于創新百計克敵
敵后戰場中,八路軍在武器方面遠不如日軍,特別是缺乏攻堅必備的火炮,別說大口徑重型火炮,就連結構簡單的迫擊炮也是“稀罕物”。八路軍裝備的迫擊炮多為82毫米口徑以下的型號,威力有限,加之彈道彎曲,對碉堡一類有頂蓋的工事攻擊效果不佳。正是看到這一點,日軍大量修筑碉堡炮樓,企圖把抗日武裝困死。面對這一情況,八路軍想出種種創新的應對之道,其中迫擊炮平射是一個范例。
眾所周知,迫擊炮屬于曲射武器,主要對付步兵集群,打單體目標較難。時任太行軍區司令員的劉伯承和政委鄧小平,指示炮兵主任趙章成研究用迫擊炮平射碉堡的戰術,司令部還從華北各軍分區抽調十名迫擊炮干部,組成迫擊炮平射研究班,由趙章成親自掛帥。
起初,研究班想到用高粱稈套住炮彈,用力助其下滑來擊發雷管,經實驗確認方法可行,但是趙章成并不滿意,認為這種方法在技術上存在安全隱患,實操效果不好。接下來,大家受到日軍八九式擲彈筒的啟發,又想出用拉火擊發的辦法,即在炮尾部增加一節尾管,采用拉火擊發裝置,并將底板傾斜著地,使炮筒與地平線的傾角保持在5度以下,這樣一來,迫擊炮既能曲射又能平射,具有類似日軍九二式步兵炮的功能。
經過幾個月的奮戰,趙章成小組總結出“一炮多用”的辦法。成功后,劉伯承當即責成司令部電令各軍區部隊,將迫擊炮分期分批送往兵工廠改裝,在戰場上大力推廣平射迫擊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