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身穿迷彩服的美國西點軍校學員 韓勝寶攝
中新網紐約11月7日電(記者 韓勝寶)記者走進傳說中帶有神秘感的、令全世界軍人都景仰的美國西點軍校。但見哥特式古堡教學樓,山坡上的了望炮臺,河口躺著的十幾尊大炮,手持望遠鏡的巴頓將軍塑像,艾遜豪威爾的紀念銅像,還有穿著迷彩服列隊走來的西點學員,白色教堂宣揚的是博愛與和平。
在西點軍校200多年的歷程中,培養了眾多的美國領袖和軍事人才,出了兩位總統和包括四位五星上將在內的3700人將軍,成為世界一流的誕生將星的超級軍校。校內的廣場、道路、建筑物都是以美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將領名字的命名的,如華盛頓大樓、塞耶大樓、格蘭特大樓、艾森豪威爾大樓和雷茲廣場等。
講解員是一位白發蒼蒼的戴副花鏡的美國老教授。據他介紹,獨立戰爭勝利后,以開國元勛華盛頓為首的一批美國領導人和政治家意識到,必須建立一個軍事院校,以培養為戰爭這門藝術服務的職業軍官和軍事技術人才。而《孫子兵法》在英文中被翻譯成《戰爭的藝術》,與西點軍校創辦宗旨密切相關。
1966年,西點軍校開始開設漢語課,包括基礎漢語、中級漢語、漢語軍事閱讀、中國文明等。記者最感興趣的是,西點軍校是否學中國古代的軍事名著《孫子兵法》。老教授沒讓我失望,他不光知道,而且還讀過。他對孫子精髓的理解也很獨特:中國孫子的偉大之處就是“用智慧打仗,用談判盡量避免打仗,用實力讓別國不敢打仗”。
在西點軍校博物館的書店里,記者看到林林總總的軍事書籍,其中就有英文版《孫子兵法》。書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西點軍校學員應該都知道《戰爭的藝術》這本書,許多人買過這本書。
實際上,長期以來,作為美國著名軍事學府,不可能將中國《孫子兵法》作為核心指導教材,而是以及西方軍事理論教育為核心,重點是西方軍事理論家的經典理論,而把《孫子兵法》作為東西方兵學比較研究作為主要方向。西點軍校研究《孫子兵法》是歷史系的工作,孫子被用作是對古中國戰爭情況的一種分析來源。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孫子的現代價值日益顯現,《孫子兵法》也越來越被西方軍事學院所重視。西點軍校學員說,在學習軍事理論和軍事戰略的時候,學員要學習中國的《孫子兵法》,也會學到毛澤東的游擊戰和人民戰爭的理論和實踐。
美國著名戰略學家江億恩的《美國孫子研究》一文中介紹說,在西點,有兩門研究孫子的課程。這兩門課都是在歷史系講授的。一門課是“亞洲戰爭史”,孫子主要是作為考察古代中國戰爭情況的一種分析來源。這門課程使用的教材是拉爾夫·索耶的譯本,與別的譯本相比這個譯本提供了關于戰國時期武器和戰術的信息。可以說,《孫子兵法》并沒有被看作為一本戰爭史書,而是被看作為戰爭哲學。
這門課研究的主題是:孫子知道什么是勝利嗎?換句話說,《孫子兵法》論述了如何取得勝利的許多方面,同時書中為什么又有大量的關于軍隊和國家會被打敗的論述。這門課程更多強調的是中國與西方戰爭觀念的相似性。
第二門課程是“戰爭與戰爭理論”。這門課程有關孫子的部分也使用索耶爾的譯本,系統分析了孫子作為全球軍事理論體系中的一員。課程的主題強調理論家對戰爭性質的認識,進攻與防御力量的比例,以及軍事戰斗中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比例。
曾經出版了《石油戰爭》的美國著名作家威廉·恩道爾透露,若干年前,一位前美國軍事戰略和哲學教授、西點軍校的畢業生對他說,西點軍校的所有學員都需要深入掌握和熟知《孫子兵法》。他們從這位偉大的中國軍事戰略大師所學到的最重要的格言是:“兵者,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