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繼紅說她曾聽老兒童團團員李志寬講過,1943年春,新任中共三區區委書記王平來到南山堡開辟工作。有一次,王平被侵華日軍追捕,董存瑞把他藏在自家院里。敵人的槍都指在腦門上了,董存瑞也不怕,騙走了敵人,掩護王平脫險。“那一年,大伯才13歲,被譽為‘抗日小英雄’。后來,王平被叛徒出賣,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大伯聽說王平的壯舉以后,特別傷心,不久后就報名參軍了。”
董繼紅告訴記者:“這些往事,在別人口中是段故事,但對親人來說,每次回憶都是一種痛苦。爺爺奶奶并不愿多提大伯的事,提起來就流淚。我家大門框上掛著一塊紅匾,上面寫著‘百世光輝’。爺爺奶奶想念大伯時,就在沒人時靠著大門,默默地流淚。”
作為英雄后人,董繼紅也成長為一名共產黨員。她說,這些年,她最無法忍受的就是詆毀、質疑和調侃英雄。“每次聽到那些用編造的東西歪曲英雄的‘段子’,我都感到錐心泣血。倘若那些人也曾體驗過失去親人的痛苦,他們是否還有勇氣‘戲說’史實?倘若他們也曾體驗過在戰火中失去家園的痛苦,是否還會遺失作為一名中國人最根本的良知?”
董存瑞烈士陵園原主任呂小山——
“拼盡半生捍衛英雄,我捍衛的不僅僅是歷史,還有未來。”
呂小山今年已經80歲,曾訪問過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隊的近百位領導、戰友,其中親眼目睹董存瑞托起炸藥包的有郭成華、宋兆田、程摶久、郅順義等20多人。
在采訪電影《董存瑞》編劇之一的丁洪時,呂小山問他董存瑞故事中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虛構的。丁洪說,《董存瑞》電影是依據生活原型,在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事跡基礎上創作出來,故事的中心事件和影片所著力表現的主人公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完全是真實的。董存瑞家鄉的區委書記王平是真有其人,董存瑞當兒童團團長掩護王平、攻打隆化中學、舍身炸堡都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