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菲律賓蘇比克灣是美軍亞太戰略中的一步棋。盡管各方面限制令五角大樓只能“租借”該基地,美國大兵的歸來,還是被不少人當做利好消息。
當奧巴馬先后在泰國、緬甸、柬埔寨暢談“友好互助”時,五角大樓的軍艦和戰機也在持續不斷地涌入亞太地區的各個軍事基地。在菲律賓的蘇比克灣,撤離20年的美國大兵即將重返故地的消息,已經讓這座一度冷清的重鎮發生了肉眼可辨的改變。
從蘇比克灣區管理局局長羅伯特·加西亞辦公室的窗戶往外望去,可以看見工人們正在維修潛艇補給艦“艾默里·倫德”號,這艘船只是美軍重返亞太大局中的一顆小棋子。自白宮于去年宣布將在外交、經濟、安全政策上全面向亞太地區傾斜以來,在亞太諸國包括菲律賓、澳大利亞,人們見到了越來越多的美軍戰艦、飛機出沒。“每個月我們都能看到有船開來。幾周前,我們有了潛艇,甚至有了航母,”加西亞的語氣中掩飾不住對蘇比克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的自豪,“他們在亞洲其它地區再找不到類似的設施了。”
從種種情況看,蘇比克灣的“美國化”之風越吹越勁。隨著人員和物資大批登岸,當地重新出現了成片的美國人聚居區,這些小區街道明凈,有購物中心和快餐店,與雜亂的菲律賓人聚居區形成鮮明對比。統計數據顯示,到今年10月,已有70艘美國海軍艦艇經停蘇比克灣,比2011年(55艘)與2010年(51艘)增加了不少。五角大樓還表示,在地處馬尼拉與蘇比克灣之間的另一處軍事基地——克拉克機場,如今每月有超過100架次軍機停留。
蘇比克灣位于呂宋島西南部,是天然的避風港,也是菲律賓西海岸最大的深水港之一。該地距中菲爭議的黃巖島250公里,號稱南中國海東側的海上要沖。由于不可替代的地緣戰略價值,蘇比克灣歷史上先后被多個殖民國侵占,美軍更是在此駐扎長達94年。
冷戰結束后,因菲國內反對聲高漲,加上1991年皮納圖博火山爆發,美軍于1992年撤出該地。然而,外界期待的“永久撤出”并未兌現,進入新世紀,以“反恐”等為由,華盛頓重新打起了該基地的主意,美菲雙方不時舉行軍演,人員來往也一直沒斷。不久之后,美軍將以“半永久”形式重返蘇比克灣,稱得上是這種熱絡關系的一次質變。
在美軍離開的這20年里,菲律賓政府試圖把蘇比克灣打造成旅游勝地和經濟特區。蘇比克灣區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010年,蘇比克開發區共吸納投資71.6億美元,創造了8.8萬個就業機會。如果美軍重新建設蘇比克灣海空軍基地,大批水手、飛行員及軍屬的到來必將拉動當地商店、餐廳、酒吧的消費,使經濟受益更多。羅伯特·加西亞表示,最近3艘美國軍艦的到訪,帶來了少說500萬美元的生意。所以,單純從錢的角度考慮,很多當地人對美國大兵的依賴可謂根深蒂固,“這件事(美軍重新進駐)很受歡迎。”
問題在于,美軍上次撤離蘇比克灣后,菲國會已經通過法令,不允許任何國家在菲律賓設立永久性軍事基地。因此,美軍本次入駐只能向菲方“借”地,這也正是美國國防部之前多次強調“無意在菲律賓重建基地”的真實含義。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亞太地區編輯詹姆斯·哈迪認為,美軍在牽涉面不致過大的前提下重返蘇比克灣,在當前中國實力日增、菲律賓國內也存在反對聲音的情況下實屬明智之舉。“這就像租而不是買一輛汽車——同樣擁有支配權,但風險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