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英國國防部發布最新版國防戰略指揮文件——《國防對愈發競爭、動蕩之世界的應對》(以下簡稱文件)。文件概述了英國國防部如何實現武裝力量現代化,以應對日益變化的全球形勢等問題。
確立國防戰略目標
據英國媒體報道,文件闡述了英國國防戰略的目標——保護國家安全并維護其繁榮。具體戰略框架圍繞4個核心展開。
第一是塑造國際環境,平衡競爭與合作的關系。英國將加強與盟友和伙伴國的關系,通過開展雙邊和多邊合作,為彼此提供安全保障,同時建立一體化的人員和基地網絡。
第二是實現威懾、防御與全域競爭。為應對國家安全挑戰和跨國安全挑戰,可靠的核、常規、網絡和空間軍事力量,以及在北約中的角色地位,物資庫存、人力資源和情報的彈性支撐,均成為英國防務部門的重要依托。
第三是通過彈性方式解決脆弱性問題。在這方面,英國防務部門的關注重點包括本土防御、保護領空和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包括地下設施)的安全,以及靈活有效地使用預備役力量等。
第四是生成戰略優勢。英國防務部門將聯合民間力量,在防務領域實現創新發展,同時借助數字化、智能化等手段,推動戰斗力生成和武器裝備出口等。
加速提升戰備能力
文件提出,為實現國防戰略目標,英國將采取多項舉措,具體包括:追加約32億美元預算,以增加武器裝備庫存;重視科技在戰爭中的運用,尤其關注機器人、定向能武器和先進材料技術;通過組建“全球反應部隊”,使英國武裝力量在全球范圍內實現靈活部署;建立“戰略后備部隊”,提高其危機響應能力;采取新招募方式,加大軍隊、政府部門和工業界之間人員的流動性。
為增加武器裝備庫存、提高采購速度,文件設定了采購項目的最長交付期,其中硬件采購最長5年,數字產品采購最長3年。具有前瞻性和成本較高的項目,則不受此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多次強調發展同盟和伙伴關系的重要性,特別是要維護英國在北約內部的核心地位。據稱,英國海軍主力艦艇將繼續擔任北約快速反應部隊的旗艦,并參與北約在大西洋、地中海和波羅的海等海域的軍事行動;英國陸軍將繼續領導駐扎在愛沙尼亞的“北約多國增強前沿存在戰斗群”,并為“北約盟軍快速反應部隊”提供人員;英國空軍將繼續參與在波蘭、羅馬尼亞和愛沙尼亞上空的北約空中巡邏,并為北約的軍事活動提供情報支持、空中加油和戰略運輸等保障。
未來發展前景難料
英國媒體認為,文件詳細規劃了英國未來的國防事務,但忽視了一些現實問題。
當前,英國經濟面臨能源危機、持續高通脹等多重困境,這給國防預算增長帶來較大壓力。英國政府確立了國防預算占GDP2.5%的長遠目標,但這一目標僅在財政和經濟環境允許的情況下才能實現。為應對經濟壓力,英國國防部曾于2021年宣布,將把主戰坦克數量從227輛削減至148輛,到2025年將陸軍人數從8.2萬人削減至7.3萬人。最新發布的文件,沒有對上述計劃進行修改,未來被大幅壓縮的人員能否勝任文件中所列出的任務,令人懷疑。
還有分析人士指出,文件設定了采購項目的最長交付期,但如果生產率無法大幅提高,這一期限將形同虛設。而且,2025年英國新一屆政府上臺后,將對國防事務進行重新審視,這也會削弱文件的實際效果。(關磊 郭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