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朱自立 呂麗霞)肖健是商洛學院城鄉發展與管理工程系2010級學生,求索在“大學生公益”之路上。在一次次的活動中總是奉獻自己、幫助別人,他的事跡傳遍校園內外。
從身邊小事做起
2010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肖健在“寶貝回家”網站認識了一位名叫“老奶奶”的熱心網友。“老奶奶”曾多次無償幫助與父母走散的少年兒童回家。肖健被她的善舉感動了,從此決定做慈善工作,將來要成為一個像“老奶奶”一樣的人。
安康職業技術學院羅小雙,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因家庭經濟困難正面臨輟學危險。肖健在本校發動學生進行募捐,但這對于小雙來說可謂是杯水車薪。他不甘心,又求助安康義工聯,利用寒假時間找當地鎮政府,甚至聯系了西部愛心公益社和西安志愿者團隊。肖健想,要想真正地幫助一個人,光靠救濟是不行的,應該讓他學會自力更生。利用課余時間,他和志愿者踏遍了漢濱區每一條街道,和地攤攤主磨嘴皮,給飯店老板陪笑臉。在遭受了無數次的白眼后,終于在一個小餐廳里,他們為小雙找了一份待遇可觀的兼職。終于,小雙沒有輟學。
幫山區孩子上學
如果說對小雙的幫助是出于對同齡人的憐憫,那么對山區孩子學業的關注,則是他大愛最美的詮釋。
進入商洛學院后,肖健加入了商洛學院學生會并擔任干部,這為實現他的公益夢想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2011年12月30日,肖健帶領商洛學院志愿者前往商州區劉灣街道辦事處中心村,給箭牌希望小學同學送學習用品。這一天,他認識了一名叫劉杰的小學生。劉杰的父親早逝,母親患有癲癇病,后來又改嫁,他與61歲的奶奶相依為命。“劉杰,你要好好學習,哥哥們會回來看你的。”臨走時他撫摸著劉杰的頭說。幾天后,他便對劉杰進行了第一次走訪,因為是雨雪天氣,通往劉杰家的土路泥濘不堪,他和商洛愛心社區志愿者騎著摩托車差點兒跌入峽谷。他腿部受傷了。
來到劉杰家中,屋子里窄小且陰暗,只有門后邊一堆微微閃動的火苗能帶來絲絲暖意,火堆旁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正在吃力地添柴火,旁邊的小桌子上,劉杰借著透進門的微弱光線正在寫字。他們把帶去的米、面包等生活用品交到劉奶奶手里,把鉛筆、本子和鬧鐘等學習用品送給劉杰。看著小劉杰吃著可能是平生第一次吃過的“美食”的那股興奮勁兒,他的鼻子一酸,摸了摸褲兜,去村上的小賣部給他買了些零食。他從包里取出了幾位學生捐款為劉杰買的新衣服,當孩子穿上新衣服的時候,婆孫二人都激動得流出了眼淚。“我娃兒命苦啊,從小到大穿的都是村里人給的舊衣服,這是娃兒穿的第一件新衣服。”之后,他們又對劉杰進行了三次回訪,又給他帶去了一些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
心中燃起“公益夢”
一路走來,從安康到商洛,從陜西到重慶,他的愛跨越了千山萬水。渭南市臨渭區橋南鎮馬夢超,就讀于重慶醫科大學,是家鄉近年來唯一一個名牌大學的學生。可上天卻讓他和癌癥做起了斗爭,高額的醫療費用讓一家人一籌莫展。其父托親戚幫忙貸款5萬元,先后借下債務11萬元。“我要活下去!”夢超在病床頭寫下了這五個字。
在2012年清明節前,肖健了解到夢超的情況,被他堅強的求生欲望感動。在馬夢超之前的短短四個月里,肖健接觸了四個絕癥患者,在社會愛心人士的關懷資助之下,他們最終還是沒有逃過死亡的枷鎖。“夢超,我的兄弟,你要加油!”他在微博上寫下了這句話。當地媒體報道了馬夢超的情況后,社會各界好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短時間內捐款達18萬元,但很快這些錢被花去了三分之一。可后續治療手術費還得花20多萬元。為使前期的努力不白費,后續的治療能夠跟上,他在學院發動學生向夢超募捐。
為擴大宣傳面,肖健揮筆寫下了求助信一封:“……社會各界好心人士,你們好,我是義工肖健,現就讀于商洛學院。今日提筆寫下求助信一封,望社會各界好心人士能夠幫幫馬夢超。我堅信人間自有真情在,好人必有好報……”把求助信發到各個網站、論壇、貼吧、QQ群,讓更多的人來幫助可憐的夢超。他堅持自己的“公益夢”,堅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