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新社發 泱波 攝
到2020年中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80%以上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電 (陳溯)23日,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水利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編制的《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在北京發布,根據《規劃》,中國承諾到2020年實現4項水利目標。
這4項約束性指標包括:用水總量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萬元(人民幣,下同)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分別降低23%和2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80%以上。
除了上述約束性指標,《規劃》還提出12項預期性指標,主要包括洪澇災害和干旱災害年均率分別控制在0.6%和0.8%以內,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5以上,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0%以上,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達到85%以上,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27萬平方公里等。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指標,《規劃》提出“十三五”水利改革發展的八項重點任務。
一是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把節水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政績考核。
二是改革創新水利發展體制機制。全面推行河長制。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加快建立用水權初始分配制度。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水利工程建設運營。
三是加快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完善大江大河大湖防洪減災體系。進一步加強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防洪薄弱環節建設。
四是提高城市防洪排澇和供水能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完善地下綜合管廊及排水管網、泵站等設施,解決城市內澇問題。通過加快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加強雨水利用,進一步完善城市供水結構。
此外,還包括進一步夯實農村水利基礎,加強水生態治理與保護,優化流域區域水利發展布局,全面強化依法治水、科學興水。
中國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司長吳曉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規劃》突出了四個重點領域,即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健全水利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保護和修復水生態環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