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將制定出臺《廣州市中小學校招生考試規范管理辦法》,研究制定《廣州市進一步推動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實施方案(2013-2018年)》……在昨日的2014年度廣州市教育系統工作會議上,廣州市教育局透露了一系列教育發展新舉措。
回顧2013年,廣州在教育改革上可謂動作不斷:公辦幼兒園派位招生、異地中考政策意見征集、“小升初”免試招生探索、高中特色課程和特色學校評審、公辦外國語學校特色認定……廣州教育城的興建更是備受矚目。據悉,去年廣州市本級公共財政預算安排教育投入了51.9億元,同比增長17%,已超越當地GDP的增速。
“各區縣在教育上的財政投入也應超過GDP的增速。”廣州市副市長王東在會上提出要求。對于新區的教育配套,他強調“不能光靠老板”,而是要加大政府投入,“公辦基本夠了再考慮引進民辦資金,民辦不能代替政府的職責”。
■亮點
關鍵詞:特色促優 去年全市高考 重本率13.11%
“‘既要均衡又要優質’,是省政府對廣州發展教育的特別要求。”廣州市教育局局長屈哨兵在會上表示,“均衡”和“優質”是廣州推進教育的兩大重點。
具體到基礎教育,廣州確定了以學校特色發展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工作思路。目前共有37所學校被認定為首批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特色學校,30所學校的30門課程通過2013年廣州普通高中特色課程立項。出臺了《廣州市公辦外國語學校特色辦學指導意見(試行)》,7所公辦外國語學校獲特色認定。
在特色教育的帶動下,去年廣州普通高考成績穩中有升,重點本科率達到13.11%,內地新疆班161名學生百分百升入大學。
關鍵詞:均衡發展 名校輻射新區 增加優質學位
在推動教育均衡上,廣州去年一口氣出臺了《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做大做強兩個新城區三個城市副中心基礎教育的實施意見》及5個配套文件,通過名校的輻射,增加新區優質學位,為老區“擇校難”降溫。
會上透露,廣州市政府正與北京師范大學共建新型城市化區域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協同羅崗試驗區,向白云區輸出廣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品牌資源。執信中學與從化市合作共建項目也已啟動實施,廣東廣雅中學與花都區合作共建鄺維煜紀念學校項目已正式簽約。而與天河區合作共建廣州市執信中學、與南沙區合作共建廣州外國語學校的工作也在穩步推進。
據了解,廣州目前共有6個區通過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的省級督導評估,分別是:越秀、荔灣、海珠、天河、番禺和花都。
關鍵詞:學前教育 全市普惠性學位 15.7萬個
去年是《廣州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1-2013年)》(下簡稱“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廣州學前教育的各項改革都摁下了加速鍵。繼完成了全市公辦園調價退費后,廣州的12所市屬機關辦幼兒園已移交教育系統管理;并于去年5月進行了首次拿出七成公辦園學位派位招生,面向社會釋放了近萬優質學位。
據統計,目前廣州的公辦幼兒園有499所,占比31.5%;被認定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共640所,提供普惠性學位15.7萬個,已基本達到《行動計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此外,去年新增省、市一級幼兒園共22所。
根據新的招生計劃,今年廣州教育部門辦幼兒園、市屬機關辦園面向社會電腦派位(或其他公平、公開的方式)招生占比將提升到八成,以后逐步增加直至2016年不低于90%。
關鍵詞:民辦教育 今年將建立 民校風險保證金機制
去年,《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通過市政府審議,廣州的民辦教育在政府財政投入、教師年金制度、教師津貼、聯合執法機制和風險保證金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更首次開展局管民辦學校網上年檢,全面啟動清理整治無證學前教育機構工作,開展民辦教育風險防范調研。
據統計,廣州市財政去年共安排1億元專項經費,資助和獎勵民辦學校185所,提高了民校的辦學條件和辦學積極性。
會上部署,今年廣州將在《意見》的基礎上,制訂健全公共財政扶持等具體辦法,完善民辦學校年檢制度和招生廣告備案制度,并建立民辦學校風險保證金機制和民辦教育聯合執法機制。
關鍵詞:特殊教育 將建四級特教網絡
特殊教育的推進同樣是一大亮點。2013年,廣州市本級劃撥特殊教育學生公用經費和課本費補助1504.28萬元,惠及學生5247人。其中,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荔灣區外語職業高級中學、海珠商務職業學校、從化職業技術學校等4所中職學校開設了啟能班。
在特殊教育的通識培訓方面,全市參訓教師達1000多人,基本實現全市公辦普通中小學全覆蓋。
今年,廣州將建設特殊教育學校、隨班就讀學校、附設特教班、送教上門“四級特教網絡”,研究特殊教育質量評價機制。
【財政投入】
2013年市本級公共財政預算安排教育投入51.9億元,同比增長17%,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城鄉免費義務教育等專項經費分別達26.9億元、5.1億元
【職業教育】
目前,廣州在建市級精品課程93門,省重點專業66個,全市20所中職學校和17所高職院校招收三二分段聯合培養學生2880名。
【高等教育】
廣州醫學院更名廣州醫科大學,廣州大學和廣州醫科大學14個專業納入全省本科第一批招生;廣州高校平均初次就業率達97.81%,高于全省2個百分點。
【師資建設】
全市教育系統共引進各級各類人才1272人,其中研究生學歷266人、博士生學歷129人。(記者/畢嘉琪 通訊員/穗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