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9月初,本版報道的《大把證書根本沒用》新聞指出,當前存在職業準入資格設置過多過濫的現象,期望規范人才評價標準。不過目前,詳細的職業分類管理方案尚未出臺,相關權責還不清晰。11月份,國家還將繼續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認證,“在途”報考者的相關利益如何保證首當其沖成為公眾關注焦點。可是,在某些地方,未風先下雨,嚴格證書管理“風聲鶴唳”之下,據悉,北京市恐有25000多位考生報考人力資源管理師失敗,學員退費遇阻……在清理混亂的職業資格過程中,不應該由勞動者來承擔管理改革的“陣痛”和“后遺癥”。
“這次大調整波及整個行業,不單單是領航,所有的培訓機構都將面臨徹底破產清算、無力償還的局面……”在一封致學員的道歉信上,一家培訓機構坦言自己深陷窘境。
10月初,北京多家培訓機構的學員均被通知,由于報名資格審核力度加大,今年11月的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報考失敗。據悉,北京市估計有超過25000名考生失去考試資格。
“就是沖他們承諾條件不符也可代為報名,我們才交錢的,結果名沒報上,還不給退費。”隨著考試時間的日漸逼近,失去考試機會、索取培訓費用、質疑機構信譽等報考失敗導致的“后遺癥”,使不少考生堵住了“培訓機構”的大門。
混亂而隱秘的“跨級報考”
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組織的職業資格考試,考試共分為四級,每一級別的報考都對考生個人資歷有具體要求。人力資源管理師一級是該考試的最高級別,根據規定,報考人力資源管理師一級需符合以下條件之一: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9年以上;取得二級證書后,從事工作4年以上;取得二級證書后從事工作3年以上經正規培訓并取得結業證書。
“往年1990年出生的學員都能報一級,培訓機構有自己的門路。”1988年出生的張曉雯(化名)報考了今年11月的人力資源管理師一級考試,事實上,根據報考規定,她連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的報考資格都不具備。不過,此前她的多位不符合條件的同事都已通過該培訓機構“成功”跨級報考,并獲得資格證書。
張曉雯向記者透露,由于網上申報,現場審核等環節更加嚴格,她參加的培訓機構此次考試的報名通過率不足30%,累計有2170人無法參加考試。此前該機構向學員承諾,機構有內部通道和名額進行報考,考生只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證、學歷證明和照片即可,其他事宜由機構打包辦理。
記者登錄多家機構網站發現,雖然報考資格審查政策已有變化,但在培訓機構宣傳頁面上,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依然“零門檻”,唯一的限制只是年齡。“一級考試無需19年人力經驗,只需24歲;二級考試無需三級證書,只需23歲;三級考試無需碩士學歷,只需21歲。”
記者以學員身份咨詢另一家北京知名培訓機構,工作人員表示,只要考生出生年份在1985年之后,明年5月的考試仍能實現跨級報考。據他透露,跨級報考、偽造資歷等現象在整個北方地區的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中普遍存在。
退款遇阻后的集體焦慮
“這個證書不能說是雪中送炭,但肯定能錦上添花。”張曉雯告訴記者,雖然在求職面試中,用人方并不會將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作為門檻,但是拿到一級證書后,自己的月薪就會有200元~500元的上升空間,在晉升時也會被單位優先考慮。跨級報考失敗后,曉雯覺得自己的愿景“泡湯”了。
讓曉雯感到憂慮的還有培訓費的退款問題。根據協議,曉雯共向該培訓機構支付了3180元,包括報名費和授課費兩部分。“雖然也是想學知識,但是大部分人還是為了能拿到證書。”曉雯告訴記者,在得知報考失敗后,和她同期的學員多數已不愿再聽完后續課程,全額退費成為他們的共同訴求。
不過培訓機構表示,場地、師資、學習資料等前期費用已經產生,由于資金周轉遇到問題,學員們的費用不可能一次性退還。機構隨即給出了分期退費,明年降級報考,免費平轉其他項目等解決方案。不過按照培訓機構給出的時間表,曉雯要到明年10月才能拿到全額的退款,對此,曉雯深表疑慮。
“行業協會認定的職業資格證書是趨勢,更有價值。”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試圖勸說曉雯平轉注冊人力資源管理師的考試項目,“這個考試對年齡沒有限制,承諾100%包過”。不過,曉雯并不打算接受工作人員的建議,她覺得培訓班包過的承諾讓證書失去了原本的價值。
據曉雯介紹,類似人力資源管理師一級的考試還有國際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高級企業文化師,等等。“對這些證書的含金量和認可度我都不確定。”
一些較大的培訓機構在遭遇了報考者投訴之后,又開出了“處理辦法”,將北京的報名者“轉移”到相對管理松懈的“外地”考試。對此,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不少報名者認為將產生很多額外費用,并且花費較多的時間,并不認可。
如今,曉雯只想盡快拿回自己的培訓費。(記者 王維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