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發帖?
一些因積分不高,沒有讓孩子選上理想學校的家長,希望借“換學位”尋找最后一根稻草。
想怎么換?
有的家長嫌孩子被派到的學校離家遠,接送不方便,想和愿意去這所學校的孩子家長換學位
能不能換?
湖里區教育局在網上發聲明,解釋“積分優先,遵循志愿”的派位原則,稱派位結果不可更改
苦心
一些家長因孩子派位的學校不理想,想出和別家孩子換學位的點子
當心
湖里區教育局提醒家長此舉違規,存在金錢交易的將由警方處理
提醒
網上發信息
易給騙子可乘之機
湖里區教育局提醒家長,謹防以“置換學位”為借口的欺詐行為,謹防不法分子在獲取家長的聯系方式及需求后,有針對性地實施詐騙。
8月8日,本報報道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外來員工家長希望孩子上公辦學校的心理,打出“交七萬元包上公辦校”的幌子。當時所謂的“中介”聲稱可通過在學校內的“人脈”進行操作,家長事先要付3萬元預付款,事成之后再給尾款。本報記者與翔鷺小學校長核實表明,所謂的“教育中介”是騙子。現在,為“置換學位”,部分家長將自己的聯系方式公布在網上,并表現出了明確的訴求,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很可能上當受騙,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案例
找人“包入學”
10名家長上當
2011年8月初,進城務工人員阿明盯著廈門一所公辦小學的派位情況,因為他的小孩到了讀小學的年齡。8月19日,派位結果下來,他的孩子沒被派上。阿明不甘心,四處探聽進公辦小學的法子。
3天后,阿明從朋友那里聽說,在教育局上班的女子莊某有門路,他趕緊托人要來電話。29歲的莊某告訴阿明,只要給她1萬元,就能進公辦小學。阿明交了錢,后來在電腦派位單上還是查不到自己孩子的名字。莊某便一直找各種理由忽悠阿明。到了9月份,阿明終于發現莊某是騙子,于是報警。莊某被公安機關抓獲。經查,有10名家長上當,被騙走共計12萬元。
“我女兒參加了今年的湖里區小學派位,被分到公辦的蔡塘小學,可我們住在東渡社區,接送實在不方便,有沒有愿意去蔡塘的家長和我們交換下學校?”前天,湖里區小學積分派位結果剛出爐,本地某網絡社區上就冒出不少自稱家長發的帖子,稱希望給孩子“換個更合適的學校”,或是與其他孩子“換學位”。
對此,湖里區教育局教育科當晚就在網上明確回應:私下換學位違反相關規定,經查實存在金錢交易的,將由公安機關進行處理。
網上現象 家長發“學位置換帖” 稱“經教育局同意”
與小學學位置換相關的帖子幾乎是一夜出現的,且相關關鍵詞搜索顯示,帖子都只出現在本地某網絡社區上。
從帖子里,記者發現發帖的多為一些因積分不高,沒有讓孩子選上理想學校的家長,希望借助“換學位”尋找最后一根稻草,不少網友們在回復中告知發帖的家長,不能自行調換派位的學位。不過,這些家長心情急迫,沒有放棄的意思,甚至跟帖回復稱:“真的可以,只要雙方同意,就可以到教育局辦理學位更換。這種交換教育局是同意的。”
記者調查 為方便接送孩子 家長想走“捷徑”
昨日上午,記者電話聯系了幾名發帖人。對方表示,他們確實是學生家長,發帖后還沒有得到其他家長或“中介”的回應。
市民陳小姐的孩子被派位到蔡塘小學,由于工作和家庭住址的原因,希望能夠把孩子的學位“置換”到烏石浦小學,“雖然大家都說蔡塘小學比烏石浦小學的條件好,但我們夫妻都在塘邊一帶上班,到蔡塘接送孩子太遠了。帖子發出去后,到現在還是無人問津。”雖然還沒有得到回應,但這些家長持樂觀的態度。居住在翔鷺花城的一位家長表示:“離我們家最近的是翔鷺小學,但因為積分不夠,孩子被派位到高殿小學。其實孩子有書讀,總比沒有強。我們只是在做最后的努力。”
部門說法
私下“置換學位”
教育部門不予認可
在“學位置換帖”出現后,湖里區教育局第一時間發聲明,解釋“積分優先,遵循志愿”的派位原則:
一、按市教育局歷年的規定,派位全程均在公證處和紀檢監察部門監督下進行,一經派位,派位結果不能更改。
二、派位是以就近入學為原則的,但是由于各片區學位數和實際居住的隨遷子女數以及積分高低和志愿填報等情況,雖然在小片區內進行了調劑,但還是有部分隨遷子女被派到小片區外的其他學校,這也是為了確保積分較高的隨遷子女能進入公辦小學。
三、學位不是商品,不允許買賣。任何以收費為形式,以金錢為代價的學位取得、對換和調整,都是違規行為,一旦查實,將由公安機關進行處理。(記者 陳莼 實習生 林銘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