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發生后,如何使兒童盡快走出災難陰影成為重要課題。14日,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發起的“起點童愛小站”在震中龍頭山鎮開放,旨在幫助孩子平復情緒,避免二次傷害。
在龍頭山鎮翠屏村山腰上一塊平地上,八個藍色帳篷依次排開。木頭小桌子、塑料小板凳、各種零食和五彩氣球,把這個剛剛結束使命的停機坪打扮成孩子的樂園。
開園第一天,這個簡易的帳篷“幼兒園”已經吸引了50多個孩子。6歲的李玉燦老鷹捉小雞玩得不亦樂乎。“在這有人和我一起耍!”剛說了一句,他就嬉鬧著跑開了。
李玉燦的母親丁永采坐在一旁笑瞇瞇地盯著兒子。地震后,她在家門口給鄉親們做“大鍋飯”,今天特意抽出時間把孩子送到童愛小站。她說:“我仔細看了看,孩子在這玩,我放心。”
這50多個孩子大都在3到10歲之間,有家里倒了房子的,有親屬不幸遇難的。在小站,每個孩子都會領到一個“童緣學習生活包”,里頭有洗漱用品、文具、小手電、創可貼、雨衣等。志愿者會帶領他們做游戲、畫畫、做手工,后續還有安全教育和心理疏導課程。
白天,孩子們從附近的村子集中到小站游戲、學習。他們可以得到一些零食,或者在小站解決一日三餐。晚上回家前,小站還會播放動畫電影。孩子在小站的所有花銷都是免費的。
據“起點工程”項目專員陳曦介紹,小站計劃運行兩個月,如何長期保障山區孩子健康成長,他們還在評估。
陳曦說:“目前,我們主要想把童愛小站辦好,保護孩子不受傷害,也減輕家庭的后顧之憂。”(記者石昊、李賀、白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