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幾年,在教育升學當中,不少師生家長都坦陳:最難的、最令人頭疼的是“小升初”,而且越是在大城市,這種競爭的局面越是激烈。
昨天,教育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并明確了工作制度和流程,即合理劃定招生范圍,有序確定入學對象,規范辦理入學手續。同時,我國將逐步減少特長生招生,試行學區化辦學。
發布1: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 實行單校或多校劃片
教育部要求,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布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學原則,為每一所初中合理劃定對口小學,就是單校劃片;對于城市老城區暫時難以實行單校劃片的,可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數和小學畢業生基本相當的原則為多所初中劃定同一招生范圍(多校劃片)。同時,要求優質初中要納入多校劃片范圍。
教育部要求,小升初工作開始前,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通過多種形式主動向社會公開相關信息;同時,片區劃定后要相對穩定,確需調整時要邀請相關單位和家長代表參與,進行審慎論證。
據記者了解,實際上各地劃片學校每年會有微調。以北京為例,目前,各區縣在劃片時多采取名校與普通校搭配組合劃片。為避免家長提前鎖定目標校,造成盲目擇校等情況,每年各區縣會對片區內學校進行微調。如去年西城區就在第二片區內減少了北京八中,增加了北師大實驗中學分校;第一片區增加了八中和師大附中,刪去了北師大實驗中學分校。
發布2:逐步減少特長生招生
教育部明確,要強化義務教育注重品行培養、激發學習興趣、培育健康體魄、養成良好習慣的目標任務,逐步減少特長生招生學校和招生比例。到2016年學校所招收的特長生比例應降到5%以內,沒有特長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設該方式。
蹦蹦,今年5年級,身經無數考驗。就在記者采訪之際,蹦蹦說他剛剛結束了上午的語文測試。從4年級起,2個語文班、1個英語班、2個數學班,基本屬于“學霸”型選手。減招對于蹦蹦來說,到底好不好呢?直接指派一個初中給蹦蹦,他并不認同:
蹦蹦:還不如自己努力呢,至少比指派好。
當記者問他:什么樣的升學狀態,才是他理想的模式時,蹦蹦說:
蹦蹦:別上那么多課外班,憑著自己能力直接中考。
這樣看來,一直努力的蹦蹦在減招的政策下能否升入理想的學校還不好說。2014年北京將繼續執行特長生制度。目前,“小升初”推優和特長生招生數在招生總數中的比例為20%到30%。那么明年會減到多少,到2016年減招到5%,其實這也就即意味著“僧多粥更少”,競爭的白熱化,也意味著敞開的這個口未必是給真正優秀的孩子,而有可能是給留后門、走關系的人。
發布3:優質名額半數分配、各地實行學區化、同時辦學競賽證書入學失效
教育部明確,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公辦、民辦校均不得采取考試方式選拔學生。公辦校不得以各類競賽證書或考級證明作為招生入學依據。同時,實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推進學校聯盟或集團化辦學模式,并將不低于一半的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的初中。教育部還提倡:要因地制宜,按地理位置相對就近、辦學水平大致均衡的原則,將初中和小學結合成片進行統籌管理,提倡多校協同、資源整合、九年一貫。北京、上海等地已經采用了全市統一的網上招生系統,成都今年也將試行此方式,以便使招生工作更加規范和透明。此外,記者也了解到,今后學校需按計劃進行招生申報,未經批準,不能隨意調整招生計劃。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當下包括“劃片”在內的多種方式只能緩解擇校的壓力,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義務教育均衡的問題。
儲朝暉:作為一個統一的程序規范,由于不同學校之間還是有差距的,那么這個劃片可能起到一個阻隔的作用,就是本來我們在一個很大的范圍內學生可以流動,這個劃片以后這個學生就相對定格在某一個小區域內可以有選擇的機會,這個小區內的選擇依然會有一些新的問題,但是同時必須真正的采取措施,讓不同學校之間進一步均衡,這兩個方面都是不能偏背的。
在當前優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現實情況之下,政府要敢于直面利益糾葛的改革難點,從升學政策制定上加強頂層設計和長遠規劃,擺脫“一事一議”型的修修補補。更要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部署,強化教師培養和補充機制,縮小區域內學校間的差距,從源頭上來切實解決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并愿意在家門口上到好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