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孫玉秋。
“雖說大多數教師都很愛崗敬業,但個別教師的扭曲心態對學生的影響足足可以詆毀其他人所做的全部工作、全部付出,甚至給學生帶來嚴重的身心傷害。因此,對那些不適合從事教師崗位,并且在教師崗位工作的這些人要下決心給予轉崗,將他們調離教育崗位。”近日在列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義務教育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長江大學信息與數學學院院長孫玉秋如是說。她建議,建立和完善農村中小學教師補充培養和更新機制。
教師隊伍更新機制尤為重要
孫玉秋是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的“新面孔”。從1991年就身處教育戰線的她,既喜歡也有意去關注教育領域的事情,尤其關注如何提高我國的教育質量、提高教師待遇、如何更加合理地優化教育資源等等。
孫玉秋的學生每年都有參加普通實習和國家培訓計劃頂崗實習的活動,因此她也就有很多機會到中小學去調研,這些學校有城市的,有鄉鎮的,也有農村的。調研活動搞多了,看得多、聽得多,體會和建議也自然不少。尤其是對農村偏遠地區的教育情況,孫玉秋有很多想法。
“執法檢查報告中提出‘完善農村中小學教師補充和培訓機制’,我建議把這一條改為‘完善農村中小學教師補充培養和更新機制’,增加‘更新’兩字?!睂O玉秋說,目前存在這樣一種現狀,一部分教師看到社會存在的貧富差距和不正之風等現象,心態發生了變化。不是學生教不好,而是有的老師心態不好。“目前我國高等師范教育的規模比較大,有足夠條件招收更多優秀人才充實教師隊伍,讓那些不適合從事教學崗位的人占據教師崗位,讓接受了良好師范教育的青年人改行做其他工作,我認為這不是最優的方案?!睂O玉秋說。
對農村優秀教師應給予重獎
據了解,目前我國農村教師隊伍仍存在待遇不高、結構性短缺、隊伍不穩等問題。尤其是邊遠艱苦地區教師職業吸引力嚴重不足,造成優秀教師派不進、留不住。一些地方雖然發放了艱苦邊遠地區農村中小學教師特殊津貼,但數額偏低,難以起到激勵作用。農村教師的工作、生活條件普遍較差,培訓機會少,發展缺乏后勁。
而在一些寄宿制學校,教師白天上課“當老師”,早晚值班“做父母”,長年超負荷工作,身心疲憊。一些邊遠、艱苦地區經常完不成教師招聘計劃。農村骨干教師流失普遍,偏遠山區學校面臨著“后繼無師”的困境。
“再怎么提高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總是有局限的。城市的生活、工作待遇優于鄉村,這種結構性矛盾在短期內難以徹底化解?!睂O玉秋對此現狀也深表擔憂。她認為,要想解決吸引力不足的問題,就必須對在艱苦地區任教的優秀教師給予重獎,才可以彌補這種結構性矛盾造成的缺陷。
孫玉秋建議,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獎勵優秀教師的長效機制。許多在農村偏遠地區工作的教師很艱苦,也很偉大。努力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是必須的,是迫切的。其次,建議設立和完善艱苦地區優秀教師獎勵制度,要年復一年地來挖掘教師先進典型,去表彰那些長期在農村、在偏遠地區,在艱苦環境下愛崗敬業、默默奉獻的優秀教師,對他們給予重獎,把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結合起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樹立先進典型的傳統永遠不會過時?!睂O玉秋強調,必須建立起長效機制,通過長期開展這一活動,呼喚起全社會廣大群眾對艱苦地區教育的關注和對教育工作者的尊重,通過榜樣的力量,來吸引更多的優秀年輕人到艱苦的地方、偏遠的地方去任教。
加強師資隊伍信息技術培訓
相貌溫婉,言辭輕柔,孫玉秋給人的感覺更像一名文科教授,但她卻是一名大學數學老師,主要研究的領域是信息處理和圖像處理。
“數學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科,日常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有數學的應用。比如小區安全,其監控錄像就涉及到圖像處理問題。再比如車輛在高速公路違規被拍之后,通過對數字圖像進行處理,可以讓車牌號更加清楚,方便準確執法。此外,在安全防范方面,人物識別、遙感圖像處理等,也都要應用到數學?!睂O玉秋深入淺出地對記者介紹著自己的研究領域。
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孫玉秋自然地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義務教育的多媒體建設問題。她向記者介紹說,目前全國各地中小學都在開展“班班通建設工程”,網絡多媒體進入到每個教室、每個班級,廣大偏遠地區的教師也具備了與城市學校同步收集傳播全球知識和信息的基本條件,可以說,“班班通建設工程”是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
但要把“班班通建設工程”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改善硬件條件的同時,還要加強軟件建設。一方面是需要加強師資隊伍的信息技術、知識技能培訓,促進廣大教師尤其是農村偏遠地區教師提高和豐富教學手段;另一方面,加大素質教育課件的制作,建立優質課件共享平臺,讓農村和偏遠地區的廣大師生借助網絡和多媒體可以接受更開闊、更廣泛、更豐富、更多彩的素質教育資源。(本報記者 朱寧寧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