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2013年公務員考試將招錄7662人,3月25日舉行了公共科目筆試。全省14個考區(qū)、190個考點、9162個考場,共有27.35萬人參加筆試(包括選調(diào)生、警校生),比去年增加了4.41萬人。昨天公共科目共進行了公共基礎知識、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試、申論三門科目的考試,從考試內(nèi)容來看,題目和時政聯(lián)系緊密,公共基礎知識更是90%題目有時政背景。記者了解到,筆試成績將于4月中旬左右公布。
考前很期待
馬上就要考試了 手里還抓著復習資料
3月25日早晨的氣溫很低,再加上風呼啦啦地吹,站在戶外,可真讓人有些受不了。可是早上7點多,南京林業(yè)大學考場外,已經(jīng)站了不少候考的考生,不少人手里還拿著備考資料,做最后的沖刺。雖然處在同一個考場,他們參加考試,卻有不同的期待。
考生們都已經(jīng)進了考場,連送考的家長也都陸續(xù)離場了,小葉還抱著個筆記本坐在臺階上。冷風直往袖口、衣領里面鉆,小葉緊了緊衣服,告訴記者她當天已經(jīng)很有預見性地多穿了衣服,沒想到還是很冷。當天參加考試的是小葉的男朋友小薛,兩人都是東南大學的本科應屆生,還都是徐州人。小葉去年年底已經(jīng)考上了宿遷的一家銀行,所以小薛在今年江蘇省公務員招錄中報名目標很明確,看的只有宿遷的崗位,綜合自己的條件,報了統(tǒng)戰(zhàn)部的一個崗位,競爭很激烈,一個崗位有兩百多人爭搶。男友在考場里考試,小葉就在考場外等著。“上午兩場考試間隔時間很長,還能等他出來說幾句,給他打打氣。”
在考場外,記者還遇到了一位送考的媽媽。這位媽媽告訴記者,她的女兒是應屆的本科生,今年參加了公務員考試,報的是選調(diào)生崗位。“這幾年公務員難考,能不能考上都沒關系。”這位媽媽說,女兒上小學、上初中,然后中考、高考,上學的近20年,每一次重要考試都是她一路送過來的,“也不是嬌慣,就是想陪著她。”這一路陪著過來,這位媽媽也是小心翼翼,話也不敢說太多,“就怕給她壓力,不過沒考上也沒關系,我更希望她能念個研究生。”
在考生中,沒有親友陪同、自己獨自一人來考試的占了絕大多數(shù)。早上臨近8點時,考生小陸行色匆匆走進南京林業(yè)大學,“明明起得很早了啊,沒想到還是快遲到了。”小陸并不是江蘇人,還遠在北京讀研,是坐了9個多小時的動車到南京來參加考試的。考點周圍賓館緊張,小陸只好舍近求遠。至于為什么山高水遠到江蘇來考試,小陸說他喜歡江蘇,覺得公務員考試也是不錯的機會,所以沒多想就過來了。“起碼還不算老,有機會就多嘗試嘗試。”
考時很糾結(jié)
公基 以時事“面子”考知識“里子”
3月25日第一門考的是《公共基礎知識》,9點半從考場出來,不少考生還感覺考得不錯。“70道選擇題外加1道主觀題,沒有特別怪特別難的題目,特別是常識題,不像以往那么五花八門百科全書似的。有些知識點是復習到的,沒有復習到的不會也正常。”一位考生走出考場之后回憶道。
這位考生告訴記者,這些題目中他印象最深的是有道材料題,是關于淘寶“雙十一”購物節(jié)的,因為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材料中有訂單量、每分鐘進賬等一些數(shù)字,然后要我們根據(jù)材料做題。不過我感覺材料是個引子,其實還是透過淘寶雙十一來考查一些知識點。”
專業(yè)人士馮萍老師表示,總體來說,2013年江蘇省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難度不大,題型考查范圍較廣。對于知識面比較寬的考生來說,答這種題目就會游刃有余。近五年江蘇的公共基礎知識考試中,時政題一直是常青樹。在2013年江蘇省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A、B、C三類試卷中以時政為背景的題目占90%比重,由此可見時政的重要性。一些重要的時事,如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PM2.5、十八大等時事都有考查。特別是十八大,考點比比皆是,比如同一張卷子中,A類卷第1題、第6題、第38題,都考到了十八大的內(nèi)容,對稍稍復習過的考生來說,也應該并不陌生。
行測 解得出數(shù)學題也難跑贏時間
與公共基礎知識大家普遍感覺不錯形成巨大落差的是,今年行測難度陡升,考生考完多是一片“哀鳴”。數(shù)字推理、圖形推理、資料分析等數(shù)學題,成了考生們最頭疼的一類題目。“太恐怖了,二十多道數(shù)字推理題,還有一堆的立體拼圖,高中時立體幾何就沒學好,現(xiàn)在是連題目都看不懂。高中時理科綜合還考得不錯啊,什么時候我不懂數(shù)學了啊。”
而更多的考生感慨的是時間不夠。網(wǎng)友“無事通”就在微博上感慨:世間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的速度和行測的時間。最悲慘的是,剛做到有感覺了,傳來“考試還有15分鐘”的廣播……該涂答題卡了。還有網(wǎng)友表示,因為行測太難,100分鐘要做155道題,有近50道題都是猜的。
馮萍老師認為2013年江蘇省公務員考試行測比2012年的考題要難一些,考生作答可能會稍感吃力,但也僅僅是題目要求考生更加細心地審題而已,都是常規(guī)題,偏題怪題沒有出現(xiàn)。這體現(xiàn)了江蘇省公務員考試對考生應變能力及邏輯能力的考核標準更加嚴格。在出題風格上,數(shù)量關系題文字的表述上不如歷年直接,也就是俗稱的“繞的彎子較多”,這對考生的文字解析能力要求較高,難度凸顯。判斷推理部分B類卷中再次體現(xiàn)了拼接問題,對立體圖形的考查力度加大;C類卷判斷推理部分,對考生的邏輯能力的要求更高,考生作答難度加大。
申論 自擬題目“自由發(fā)揮”
“《申論》最后的大作文竟然是自尋角度、自擬題目,一下子有點不適應。”考完申論,A類考生小陸回憶了今年的申論題目,“材料很多,足足有十條。”小陸說,材料涵蓋了很多問題,比如環(huán)保、社保、公款吃喝等問題,有些材料還不止舉了一個例子,比如第八條主要講作秀的,就講到了某省副廳長微博請農(nóng)民工吃飯遭到質(zhì)疑,某市“當一天環(huán)衛(wèi)工人”活動也被疑為作秀等等。最后一段材料是關于習近平總書記在阜平和定西的講話,大意是要改善民生,讓百姓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這段材料也是最后一道大作文題的引子。
在采訪中,考生們普遍的反應是,材料讀得懂,可是要自由發(fā)揮,最沒把握的是拎出個論點來,就怕自己說偏了。小陸說,他覺得這十條材料,核心都是和民生有關,所以就從這個角度下筆了,題目用的是剛剛結(jié)束的兩會上提出來的“中國夢”,和最后一段材料“套套近乎”。(中國江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