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兩起傷人事件 嫌疑人都有精神病史 專家表示 發病與天氣變化有一定關系
精神類疾病 夏季愛“發狂”?
昨日中午,西城區馬連道家樂福2層,一男子持刀將四名顧客扎傷,現已造成一死三傷。北京警方官微隨后發布消息稱,嫌疑人王某,1963年出生,經初步審查,有精神病史。而就在一周前,在朝陽大悅城東側,一外地男子持刀行兇,砍死兩人。經初步審查,這名犯罪嫌疑人患有精神病。
一周內,兩起傷人案,而犯罪嫌疑人都有精神病史,到底是什么促使他們突然“發狂”?夏季是精神問題突發的時節嗎?為什么會在人群密集的地方爆發,是有意為之,還是無意被激怒?我們該如何判斷周圍可能“潛伏”著精神異常者?
針對這些疑問,我們請來回龍觀醫院精神科副教授陳景旭一一做出解答。
氣溫高 精神疾病發作幾率增
法制晚報(簡稱FW):接連發生兩起精神病人傷人事件,是否夏季屬于精神疾病高發季?
陳景旭:一般來說,在季節交替時更容易出現病發,但是還是與天氣變化有一定的關系。
有專家表示,夏季光照的時間長,光照的強度大,會讓情緒和性腺功能相對活躍,同時免疫力因為夜晚睡眠時間少而造成低下,所以也就導致精神疾病發作幾率增高。
六類精神病患者 需管制
FW:哪種類型的精神病患者有傷人傾向?
陳景旭:我國精神衛生法明確指出了六大類需要管制的精神病人,包括雙向障礙,就是病人一段時間表現為抑郁,一段時間又出現躁動,其次是偏執性精神病和精神分裂,都有自殘和沖動傷人的可能,屬于重癥精神障礙病人。
相比正常人,精神病人傷害事件更具突發性和不可預見性,后果更加嚴重。
人多環境嘈雜 易激怒精神病人
FW:這兩起傷人事件都發生在人群聚集地商業區,這是否與發病有關系?
陳景旭:這也是分為兩種情況。第一,他們在去之前就已經有發病癥狀,在心煩人多環境嘈雜的環境下,突然爆發。
第二,這類人群在平時表現都很好,就是一到人多混亂的環境下,感到不安全,情緒波動,產生被迫害妄想和關系妄想,感覺周圍人都在鄙視自己,跟自己發生不安全的關系,從而導致沖動傷人。
像馬連道嫌疑人就應該是在超市內看到刀,突然買刀,在這個狀態下發生傷人事件。
精神病人發作前 陌生人難判定
FW:此類病人發病前,是否有癥狀,可以及時發現?
陳景旭:一般情況下重癥精神病人在發病前,除非是專業醫生或病人周圍親屬,陌生人是很難觀察到的。
所以要特別提醒精神病人家屬,在他們沒有復發之前,重在預防,如發現異常一定要及時去看病。
馬連道犯罪嫌疑人曾在精神病院接受過治療,于2012年9月5日被大興區精神病院收院治療,2013年1月11日從該院出院。距離現在已有7個月,應該能判斷出昨天的惡性傷人屬于復發。所以作為不認識他的陌生人更難判定。
而且出院后醫院也只能告知復診時間,無權強迫病人復診,更重要的是家庭督促。
通常來說,住院只是急性期治療,出院后還需要長時間地維持期和鞏固期治療,一般精神病的維持期都不低于兩年。
特別提醒
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都要多關心精神病人,不要歧視他們,讓他們回歸到社會。
親屬也一定要密切觀察,一旦出現異常就要及時就醫,堅持服藥。(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