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生中的某段時間里,人們很可能會遭遇這樣的情感困境——自己或者自己的愛人,同時愛上了兩個人。這種事發生在別人的生活里,只是一則美麗的故事,然而發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則可能是一場嚴重的災難。
有人說,這是背叛。有人說,這是人性。在我們所處的時代,一方面似乎性自由已經深入人心,一方面人們實際上對于穩定、安全和忠貞的需要始終存在。同時愛上兩個人,與他們之間產生的是同樣的一種愛還是完全不同的?它是新的情感空間還是一場災難?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愛的定義,心理學家也各有解釋,沒有答案,沒有道德評判,也沒有解決方案,只有諸多可能性。
同時愛是生物本能?
有心理學家認為,同時愛兩個人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一個人很難具備所有人身上具備的好東西,來滿足另一個人內在的所有需要。另外,隨著你的成長,你內在的需要也在增加,當你有新的需要產生的時候,就需要另外一個人來滿足。所以愛上兩個以上的人,從心理學上講是很正常的心理現象,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種理論似乎受到新的研究結果的支持,有研究認為,由于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雄性需要保持對外界危險的敏感,同時盡量多地傳播自己的遺傳基因,所以他們天性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響而產生情緒變化,并趨向于共時性的戀愛——如果“說人話”,就是他們更花心,更容易同時愛上兩個人。“如果沒有制度和文化的約束,我們的本性當然是同時愛兩個甚至更多。同時愛兩個人,在很多情況下,是兩種互補的、類似于精神與物質的需要。此外,每個人都會有父母我、成人我、兒童我三重自我,不同的愛情對應和填補不同的自我需要。”
而在另外一些心理學家看來,同時愛上兩個人,可能意味著對“選擇”的恐懼和自我認識的不足。“不知如何選擇本身說明對兩段情感都沒有信心,你不敢做選擇,因為你害怕選擇,從小到大,你沒有經歷過真正的風險,所以你步步為營,不敢冒險。你對未來的迷茫也在于此。”
同時愛?你可能不誠實
但是,另外一些心理學家認為,無論我們給予兩個人的愛,還是我們從兩個人那里收到的愛,它們顯然完全不同,同時愛兩個人是不可能的。
“你不誠實,事實上你已經愛上了新的這一個,你不愿意接受自己是個負心者,而寧愿相信你同時在愛兩個人。”有的心理專家這樣分析,尤其近年來一些研究認為,許多女性的情感是歷時性的,當她們說“愛上了另一個人”的時候,就真的是把全部情感都轉移到了新歡身上,對于舊愛,往往只剩下愧疚與責任。
經典的愛情是排他的,所以許多心理學家認為,當人們說他/她同時愛上兩個人的時候,也許他/她對兩個人都不愛,只是對他們有不同的兩種情感需要。他/她并沒有愛上其中任何一個,因此才把他們并列在一起。還需要注意的是,人們說同時愛兩個人,可能指的不是同一類情感。“每個人對愛的定義都不同,對愛的需要也不同,人們用各種各樣不同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愛,很可能人們在談論不同的感情。”
三人關系,如何結局?
“一個人要維系兩個情感,一定會引發內在的心理沖突和困擾。”北京理工大學心理學教授賈曉明說,“因為我們的社會是有規則的。”的確,即使別人不指責,我們的內心都會被自己逼迫到角落里,難以享受兩份愛的快樂。
如果正陷入一段三人關系,感到痛苦卻無法做決定怎么辦?心理咨詢師建議:“交給時間去選擇吧!”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是時間幫助我們做出決定。也許時間會讓三人中的一人自己退出,也許時間會幫助我們認清我們自己,看清我們真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