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來臨,兒童安全再度成為大家最為關注的話題,不少家長認為把孩子留著家里就能安全放心。但事實又是怎樣的呢?根據2013年數據統計,僅北京兒童急診科就收治兒童中毒病例369起,平均每天發生一起兒童中毒事故。其中56例為重癥,4例經搶救無效死亡。冷冰冰的數字背后是一個個家庭的悲劇,如何讓兒童用藥更安全,成為很多家長和醫生的心聲。
為增強家長正確的藥品儲存意識,避免更多兒童中毒事件的發生。6月28日,強生公司與全球兒童安全組織(Safe Kids)在上海環球港聯合啟動“兒童用藥安全—2014年兒童安全月”活動。今年亦是強生公司聯合全球兒童安全組織在中國開展“兒童安全促進活動”的第16個年頭。今年活動旨在倡導社會關注兒童安全用藥,提高大眾對藥品安全儲存及安全劑量的認識,為家長和兒童保教工作者在兒童用藥方面提供更為科學的指導。
![]() 2
|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重癥監護護士長陸華在活動現場分享了一則案例:幾天前,一名4歲的小女孩惠惠拿起窗臺上一瓶液體一口氣全部喝光,惠惠母親見孩子手里攥著空藥瓶,這才意識到孩子誤服了藥物。送醫時,孩子已經出現頭暈、嘔吐癥狀。經醫護人員緊急催吐處置 ,半個多小時后,女孩癥狀有所緩解。其實類似的案例屢見不鮮,而兒童誤食藥品中毒后還有可能產生后遺癥,更讓這些孩子家長痛心疾首。
今年活動中發布的《2014兒童用藥安全報告》研究數據表明,中毒是發生在家中的第一大兒童傷害,其中,藥物中毒的比例從2012年的53%上升至2013年的64%。《報告》還指出,在兒童藥物中毒的原因中,“兒童自己誤服藥品”仍是兒童藥物中毒的最主要的原因,其所占比例從2012年的58.2%上升至2013年的71.9%。
兒童安全用藥“高而遠”是關鍵
《報告》在2013年的研究基礎上,根據大量案例分析,對兒童誤服藥物的原因進行了更加深入細致的研究,并對其預防措施提供了更具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兒童安全用藥,“高而遠”是關鍵。呼吁大眾特別是家長,需將藥品放得“更高、更遠”,并且在用藥前“核對劑量”,以有效降低兒童在家中誤服藥品導致中毒的幾率。
《報告》指出4歲及以下年齡組的幼兒是發生藥物中毒的主要對象。分析發現,主要原因在于該年齡段幼兒開始對周圍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家長應盡量避免將藥品放置在孩子容易獲取的地方。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數據顯示兒童誤服“心血管類藥品”的比例有顯著上升,而該類藥品大多為家中“老人藥“。因此年輕家長還需要對家中老人多進行深入的宣傳教育,告知其正確的藥物存儲方式,避免兒童意外獲取并誤食其藥品。
這些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細節都在報告中的到了深入的分析與解讀,并為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等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全球兒童安全組織首席代表崔民彥女士表示,兒童因藥物引起的中毒是可以避免的。但是,醫院數據告訴我們兒童用藥安全仍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強生公司堅守社會責任,持續傳遞關愛
自1999年以來,強生制藥率先將在美國已獲得成功的“兒童安全促進項目”引入中國,從第一年的“交通安全”主題,到今年的“兒童用藥安全”主題活動,連續16年通過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向大眾進行兒童安全宣傳教育主題活動。該活動目前已覆蓋全國30多個城市,累計已有700多萬的兒童和家庭從中受益。
強生一個非處方藥業務、上海強生制藥有限公司、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文成表示,這個項目讓我們學到的就是:家長的不當行為,通過教育是可以得到改變的!行為的改變,是可以避免傷害發生的。
家長劉女士接受采訪時表示,近幾年通過參與強生制藥與Safe Kids的兒童安全促進活
動,在使用兒童藥物時會更加注意,特別在購買藥品的時候就會主動選擇兒童不易打開的包裝類型,同時也帶動了身邊更多的朋友共同關注兒童的安全用藥問題。“這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活動,值得向身邊的年輕父母們更多地宣傳和推廣”。
徐文成在活動中進一步表示:“給孩子健康呵護,不但是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我們希望透過科學的方法教會每一位家長,掌握和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我們更希望通過這個公益項目,能夠感染、號召更多的人,呼吁社會各界仁人志士,關注兒童健康,并加入兒童傷害預防的志愿者行列中,一起關心兒童用藥安全,共同將關愛傳遞給更多的中國家庭。從第一次,到每一次,持續做對的事情。真正的做到把最悉心的呵護留給孩子,讓他們遠離傷害。”
現場有來自全球兒童安全組織的代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醫護人員、強生公司的員工自愿者、兒童及家長、教育工作者、媒體記者、互聯網意見領袖等近150人參加了活動。 來源:搜狐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