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市二醫院獲悉,從6月起,深圳醫保的帕金森患者實施安裝腦起搏器手術可以部分報銷,其中進口腦起搏器手術可以報銷60%,國產的可報90%。
記者了解到,2012年,帕金森病已納入了醫保的一類大病,醫保不僅能報銷80%—90%的住院費用,病人還可享受特別的社會醫療保險待遇,但費用昂貴的腦起搏器手術卻一直未能納入醫保報銷。
“手術安裝腦起搏器是治療帕金森病的首選方法,但手術價格從14萬—37萬元不等,費用昂貴。”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市帕金森病及其他運動障礙性疾病治療中心主任蔡曉東表示,過往只有具有一定經濟基礎的患者才能接受此類手術。不過,經過一直關注帕金森病的醫護人員和患者的6年努力,深圳醫保部門終于正式批準此項手術按比例報銷。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的神經綜合征,是由人腦中腦的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死亡引起,多在50—60周歲后發病。由于帕金森病目前仍無法治愈,患者需要終身服藥,而且患者由于肌肉僵硬、運動障礙,日常生活有諸多不便。
過去帕金森病的手術治療以細胞刀、伽馬刀治療為主,原理是毀損腦深部核團,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引起永久性不良并發癥。近年來,醫學界將“腦起搏器”的極微小電極植入體內,電極連接包埋于人體內的電池,以微小的電流刺激打斷患者腦內的病理、電生理環路,從而達到減少甚至消除相關癥狀,恢復其運動功能的目的。這種療法特別適用于長期服藥療效變差甚至出現明顯副作用,病情發展到雙側手腳,運動極其困難的病人。
蔡曉東表示,可接受腦起搏器治療的患者包括:起病5年以上癥狀嚴重者;抗帕金森病藥物有效,但療效下降,或出現藥物副作用,年齡在75歲以下的患者。通過安裝腦起搏器,帕金森患者可減輕和控制癥狀,在起病最初幾年能夠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幾十年都可生活自理。
據悉,市二醫院是目前深圳唯一一家能實施腦起搏器安裝手術的醫療機構。由于醫保份額限制,平均每個月只能實施4例醫保腦起搏器安裝手術,一年大約50例。截至目前,輪候此項手術的醫保患者就已達到100名。
本版撰文:
南方日報記者 向雨航
通訊員 黃淑芬 徐瑗
陳永祥 帥菲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