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信箱:
我兒子今年7歲,今年年初被診斷為多動癥,在醫生的指導下開始服藥治療,目前已治療了4個月。老師反映說他表現好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樣坐不住,能安靜地聽課,注意力也集中了,我們很高興。再過兩天就要放暑假了,我們想把他送回四川老家,請問醫生能不能先停藥一段時間,等他上學了或者表現不好的時候再繼續吃藥治療?另外,這種藥長期吃會不會對孩子的身體產生什么不良影響?
李女士
解答: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張洪宇教授
多動癥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簡稱。多動癥在學齡期兒童中廣泛存在,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和沖動為特征。它可不僅僅是活潑好動、調皮搗蛋那么簡單,而是與某些中樞神經遞質代謝紊亂有關,導致孩子對于進入大腦的任何刺激都會不加選擇的做出反應。因此,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出現注意力渙散、多動、易沖動等表現。臨床診斷為多動癥的學齡期兒童有高達80%癥狀持續至青少年期,65%的人癥狀將持續到成年期。因此,如果不及時接受正規的治療,極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給孩子的未來蒙上陰影。
這位家長的情況我在門診中經常聽到,首先藥物治療后孩子的情況已經有了明顯的好轉,說明治療情況非常良好,應繼續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治療。家長詢問長期吃藥會否對孩子的身體產生不良影響,這個完全沒必要擔心,現在國際上用藥治療已經非常普遍了,有一些研究專門追蹤隨訪服藥兒童的生長發育,結果顯示,無論是身高、體重,還是智力,都顯示用藥治療的兒童與正常小孩無異。
另外,家長詢問是否暑假可以停藥一段時間,等孩子上學或者表現不好的時候再繼續用藥,我不建議這么做。因為孩子服藥4個月,癥狀雖然得到很明顯的改善,但并沒有達到完全緩解的水平。如果突然停止藥物治療,也就是設置所謂的“藥物假期”,會產生兩個方面的不良后果:1.假如孩子停藥后又變得非常多動,然后再用藥治療,這樣會使藥物在體內的血藥濃度產生變化,造成病情反復,并不利于多動癥的規范化治療;2.可能給孩子造成不良心理依賴——讓孩子覺得他是有病的,不吃藥就會多動,吃了藥才不會多動。應該讓孩子在長期癥狀穩定控制的情況下生活、學習,等他慢慢的習慣這種表現了,就會覺得是他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家長、老師以及朋友的認可,這樣才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所以我建議家長按照規范化療程繼續治療一年,然后再評估這個孩子是否已經達到癥狀的完全緩解,此時再考慮停藥。
其實暑假是治療多動癥的好時機,因為平常家長可能看不到孩子的在校表現,暑假在家,家長正好可以多觀察孩子的表現,在孩子癥狀控制好的情況下,對孩子進行教導。而且有些藥物比較溫和,需要一定的起效時間,暑假期間正好可以讓藥物緩慢起效,穩定控制癥狀,而不是等到開學了在課堂表現不好或者考試前幾個星期再治療。如果孩子要回老家,可以跟醫生商量帶藥回家,并適當拉長復查時間,千萬別擅自停藥。(記者馮馮)
相關鏈接:
7月6日(星期日)上午10:00~11:30,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多動癥專家張洪宇教授將舉行多動癥健康知識大講座,地點:中山一院門診五樓健康教育部,歡迎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