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坐診專家
陳冬五:內江市東興區高粱中心衛生院針灸醫生。從事針灸工作40年,曾經自費函授“中華針灸進修學院”,擅長運用子午流注法和靈龜八法,治療頑固性偏頭痛、腰腿痛、類風濕關節炎、腸梗阻、急性腹痛等疑難雜癥。
高女士:頭痛多年,每次發作前有預兆,好像胃翻動后,疼痛從胸、頸到面部,是怎么回事?
陳冬五:西醫辯證,診斷為頑固性偏頭痛,而運用中醫辯證法,則診斷為痰阻足陽明胃經,頭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之一,通常是指局限于頭顱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輪上緣和枕外隆突連線以上部位的疼痛。病因包括遺傳因素、內分泌和代謝、飲食與精神等。
較好的治療方法是取穴,內關,足三里,豐隆,迎香,頰車,中脘,合用“子午流注法”,“靈龜八法”是以時間選擇穴位。
輕度頭痛一般不用休息可服用止痛藥,如去痛片等。如有劇烈頭痛必須臥床休息。預防此類疾病,生活環境要安靜,室內光線要柔和,可按頭痛的部位給予針灸按摩;有頭痛眩暈心煩易怒,夜眠不佳,面紅口苦癥狀的病人應加強其精神護理,消除病人易怒緊張等不良情緒,以避免誘發其他疾病,高血壓病人應注意休息,保持安靜,按時服降壓藥。
田先生:患有類風濕關節炎,四肢關節疼痛多年,常常無法入眠,怎么治療?
陳冬五: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癥,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可以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
如果采用針灸療法,可以予以針刺足三里,陽陵泉、陰陵泉、絕骨、昆侖、太溪,三陰膠,灸大杼,膏肓,并套用“子午流注法”。
由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好時壞了,沒有根治的方法。只能暫時性控制,所以在飲食和生活將特別注意衛生保健,飲食應選擇易消化的食物,烹調方法要清爽為主,少吃辛辣,油膩和生冷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A,C,D,E和鈣,鐵,銅,鋅,硒等礦物質的食物,增強免疫力和抗氧化組織或貧血。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黃曉慶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