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的男子黃科(化名),結婚近三年,十分渴望有個寶寶的他,一直未能如愿。他和同樣也渴望當媽媽的妻子十分著急。“難道是不孕不育癥?妻子的身體到底哪里出了問題?”有病就要治,他帶著妻子跑了許多家醫院,每次都做一大堆檢查,可卻沒查出問題。直到最近,在醫生建議下,黃科才到醫院進行了一次檢查,發現妻子遲遲不孕的問題竟出在他自己身上,癥結就在精索靜脈曲張妨害生精功能。
男性功能正常
未必就能生育
“男性不育是近幾年來常見的一種不育疾病,隨著生活節奏和飲食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的男性出現了不育的信號。”成都歐亞男科醫院何才春教授表示,以往一對夫婦發現不孕不育,男方肯定先想到是女方不行。這是因為一直以來使女性受孕的能力常被視為男性氣概的表現方式之一,男性往往不能接受自己可能存在生殖功能缺陷的事實。他們認為自己功能正常,不能生育一定是女方的責任。
同時,長期以來男人不太懂得關心自己,對男性生殖器官的研究和了解、生殖健康和生殖保健的關注程度均落后于女性,令男人即使有了病,也常常被忽視了。
實際上,引起不育不孕“源頭”來自哪一方,男方比女方更容易查明。專家表示,不孕不育癥就醫時首先查查男方的問題,沒有問題再查女方。
他說,女性檢查由于受到排卵期等因素影響,耗時持久。有時女方先查,要等一兩個月,才徹底排除自己的“嫌疑”,繼而發現是男方問題。因此,男方可做一個精液常規檢查,排除問題后再檢查是否屬于靜脈曲張、睪丸發育、生殖感染等問題。
男性不育4成
因為精索靜脈曲張
據歐亞男科醫院專家張利介紹,在上個世紀后期,中國育齡人群中的不孕不育比例只占到2%—5%,而2010年《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查報告》顯示,我國育齡人群中不孕不育率已經高達15%,這意味著國內基本每8對育齡夫婦就有一對不孕不育。“在不到20年的時間里,不孕不育人群的比例翻了兩番多,尤其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這樣的大城市,問題更加突出。”
張利介紹說,在就診的女性和男性患者中,25歲到30歲的人數最多。統計顯示,不孕不育的育齡夫婦中,單純女方原因占40%,單純男方原因占40%,雙方均有占10%,其他原因占10%。“現在,80后人群已經開始占據不孕不育人群的主流。”
精索靜脈曲張在普通男性中發病率約為 20%,在不育男性中約為40%。多表現為陰囊墜脹,睪丸鈍疼,以站立時為著。精索靜脈曲張可引起睪丸溫度增高,引起生精障礙,最終導致男性不育。有些病人出現精神不安、焦慮、失眠、全身乏力、功能障礙等癥狀。
除精索靜脈曲張外,張利介紹,男性不育的病因還可能是生殖器官感染、免疫功能異常、男性功能障礙、內分泌問題、器官發育異常、遺傳性疾病、環境理化因素、輸精管梗阻等,現代男科醫學都能提供明確的檢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