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在一列廣州發出的列車上,有個旅客因為情緒緊張,突然產生幻覺,拿著百元大鈔到處派發,大聲說:“我不要錢,錢沒有用,我把錢都給你們,你們放過我,不要殺我。”
這種情況被稱為“旅途綜合征”,屬于突發精神問題,和壓力環境有很大關系。在旅行方式中,近年乘坐火車的人多,環境未必很理想,所以壓力往往會比坐船坐飛機要大一點,因此這種情況也被稱為“火車綜合征”。類似新聞,屢見不鮮。
這種病,不是人人都會得的,相當一部分發病的人具有兩個特點:
一、具有前精神病人格的動力影響。比如,由于他們的心理結構有缺陷,所以遇到壓力打擊,就算沒有發病產生幻覺,但都有一種特殊信念,即:幾乎任何挫折,他們都忍不住認為是有人害自己、敵視自己、冷酷對待自己等等。而且,這種壓力反應模式會在生活許多方面體現,形成一種“人格”。
二、具有前精神病人格的起源背景。比如,童年長期受虐待、長期缺乏回應(有些父母忙農活,嬰兒幾乎整天都被獨自丟在屋子里)或者否定式回應、父母有精神病等等,令他們的精神結構建立得不夠好。
當然,就算有前精神病人格,也未必會發病。而且,這種人不會24小時都懷疑所有人有惡意,尤其是沒有壓力的時候,他們表現正常,能夠進行很有意義的交往、創作,能夠成就自己,可以建立人際關系,因此他們不是精神病人——他們只是玻璃心,容易病。
遇到火車旅行這種勞累、緊張、挫折多多的環境,有些人受不住刺激就會出問題。但過一段時間,許多人會恢復正常。
所以,“旅途綜合征”是可以預防的。
首先,許多具有前精神病人格的人,對于發病會有一份自知:比如感覺很累、心煩氣躁、看什么都不順眼,甚至出現被害的念頭(此時還可以識別那只是“念頭”)等等。這時,有藥就吃藥,而且要盡快把自己從壓力環境中解脫出來,到舒服的地方走走,呼吸新鮮空氣,活動一下僵硬的手腳。此外,行程安排不要太奔波。
其次,作為家人朋友,如果發現他們的焦慮在上升,千萬不要再施加刺激,最好給予陪伴安慰,幫助他們放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