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醫生生前上班的急診室 供圖/東方IC
新華社電 上海市衛生計生委20日報告,上海新增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病例,其中一例為醫務人員。
患者張某某,男性,31歲,上海市戶籍,醫務人員。患者已于1月18日4時左右經搶救無效死亡。1月19日,經市級臨床專家調查,綜合判定該病例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目前,患者的所有密切接觸者,包括同院醫務人員均未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對患者發病前接診的病人開展初步排查,也未發現有異常情況。
患者吳某某,男性,77歲,上海市戶籍,農民。患者已于1月18日零時左右經搶救無效死亡。1月19日,患者樣本實驗室檢測結果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陽性,經市級臨床專家組依據病例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結果和流行病學調查情況,綜合判定該病例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
進展
上海通報:H7N9傳播途徑仍是由禽到人
昨晚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通報,據調查,患者張某某(死亡醫務人員)于1月4日晚曾住宿父母家中,其隔壁鄰居有飼養鴿子的情況;患者所在醫院正門馬路斜對面有一家設有活禽交易的菜市場。患者發病前10天內無流感樣病例直接接觸史。目前,患者的所有密切接觸者(包括同院醫務人員)均未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市疾控中心目前正在開展進一步深入的調查和追蹤。
1月20日,上海市衛生計生委召集專家對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情況進行研判,綜合分析認為,上海發現的人感染H7N9病例為散發病例,病毒傳播途徑仍是由禽到人。未來仍有可能繼續出現散發病例,但發生流行的可能性較小。
調查
去世急診醫生31歲 妻子已有7個月身孕
據《東方早報》報道,連續發燒兩天仍坐鎮急診外科,1月17日凌晨,浦東新區人民醫院的醫生張曉東突然感覺自己胸悶、氣短,被推進搶救室搶救,隨后又轉入重癥監護室。18日凌晨4時許,年僅31歲的張曉東因重癥肺炎搶救無效死亡。
身高約1.7米,胖胖的臉,工作嚴謹——這是一名同事對張曉東的描述。張曉東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研究生學歷,4個月前從川沙南院調到該醫院工作。目前,他的妻子已經有身孕7個月。
今年1月初,張曉東輪換到急診外科上班。一名同事透露,急診外科是急診最累的科室之一,曾經有一名同事,一晚上連做了5臺闌尾切除手術,下班時累得話都不想說。
19日下午3時,浦東人民醫院院長助理盛暢介紹:生病后,張曉東找同事開了藥,之后繼續上班。但由于沒有好轉,他在發燒的第二天輸了液,輸液結束后堅持上班。17日凌晨,張曉東從家里趕到醫院就診,醫院很快將他送到重癥監護室。
因為病情危重,上海市肺科醫院劉景民教授和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副主任兼中心感染科主任盧洪洲教授先后趕到病房會診,指揮搶救,醫院使用了最好的藥物,但1月18日凌晨,張曉東仍不幸逝世。
盧洪洲教授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趕到浦東新區人民醫院就該病例會診時,張曉東已經上了呼吸機。從整個發病過程來看,伴隨重癥肺炎,病情發展很急。
19日下午4時,記者從張曉東肺部的CT影像看到,從兩側肺葉底部開始,白泡樣的感染區域隨著時間變化很快侵襲到肺葉上部。張曉東的一名同事說,張曉東的病情惡化很快,發現得太晚了。“如果是一般人,最開始也只能是開藥、輸液,張曉東對自己病情的處理是及時的。但一般人可能會扛過來,因為不用連軸轉地上班,至少可以休息。”
為什么不能請假呢?據介紹,因為科室里人手不夠,急診外科就那么幾個人,一個人請假,別人可能就得值24小時的班甚至更長。因此,沒人愿意那樣拖累同事。
文/吳躍偉 陳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