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過程中,湖南新化縣衛生部門向各鄉鎮衛生院下達精神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病人的任務數,各鄉鎮衛生院又將任務數分派到各村。
因為“任務”與下撥的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年終績效考核掛鉤,一些鄉村醫生在病人數量“不達標”的情況下,只好采取虛報造假的形式應付考核。
老鄉村醫生:寫上去肯定會被人罵娘
曹文光是新化縣坐石鄉同心村的老鄉村醫生,讓他為難的是如何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指標:“鄉衛生院開會的時候,給我們每個村衛生室都分配了病人的數量。”
曹文光說,鄉衛生院給同心村下達的任務指標是精神病人4個,“但全村實際上只有一個病人。別人沒有精神病,我要是寫上去,肯定會被人罵娘。”曹文光說,按照上級分配的任務,“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的人數也沒完成指標。”
“如果沒完成任務數,考核時會扣分扣錢。”新化縣吉慶鎮東華村的鄉村醫生劉曉東說,有的鄉村醫生只能虛報病人數,在建檔時造假。
“如果真有這么多病人的話,我們不成東亞病夫了?”一位鄉村醫生說,自己對完成病人任務指標這項工作“越來越厭惡”。
對于在建檔過程中向各村下達病人任務指標一事,坐石鄉衛生院副院長陳明(化名)并未否認。“因為縣衛生局也給我們下了這樣的任務。”陳明說,下達的任務指標包括精神病、糖尿病和高血壓三類,“我們是根據各村的人口數量分下去的。”
陳明坦承,要完成精神病人的任務指標“不現實”。
衛生局官員:我們沒有下達什么任務
新化縣衛生局副局長鄒寬星向記者予以否認,“我們沒有下達什么任務。”
不過,該局具體負責居民健康建檔工作的防保股工作人員,卻向記者證實了陳明的說法屬實。
“我們是根據各鄉鎮人口數量以及發病比例,將病人數量的任務指標分到各鄉鎮衛生院的。”新化縣衛生局防保股工作人員李敏(化名)說,公共衛生服務的內容有12項,但此次列入居民健康檔案的是精神病、糖尿病和高血壓三種。
“主要是怕各鄉鎮管理不到位,漏掉了,所以下達任務指標。”李敏說,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是按人口總數計算,與病人數量沒有關系。她同時坦承,下達到各鄉鎮的患者任務指標是“估算”,“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準確。”
“如果沒完成任務指標,考核方面是要扣分的。”李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