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疼痛別大意及時就醫是關鍵
被傳染了登革熱,人們會體現出突發高燒和“三痛”、“三紅”等病癥。突發高熱即迅速發熱伴畏寒現象,這一過程可在24~36小時內達39℃~40℃。“三紅征”即面、頸、胸部潮紅,甚至出現眼結膜充血、淺表淋巴結腫大、牙齦等無端出血等。“三痛”即患者伴隨較強烈的頭痛、眼眶痛、肌肉關節和骨骼痛,因此整個人覺得疲乏、甚至有惡心嘔吐。當病程進入第5~7日,患者還會出現多樣性皮疹,分布于四肢軀干或頭面部,多有癢感。
因為登革熱也頭痛、發燒,與感冒很像,很容易被忽視,甚至就醫初期也沒診斷出來,所以人們出現上述癥狀應當高度警惕,以防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別只顧滅蚊清理積水也很重要
對于登革熱的治療,目前尚無治療及預防登革熱的特效藥物和疫苗,所以臨床一般采取對癥治療。所以為避免皮肉受苦,預防疾病才是重要舉措。
人們在家中可利用紗門、紗窗和蚊帳進行物理隔離,尤其家中有老人、孕婦和嬰兒等人群的更應該注意。同時,家中可以使用蚊香類產品殺滅蚊蟲,使用蚊香時要保持室內適度通風。如人們如要外出游玩,注意戶外活動宜穿著長袖衣褲,避免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過久,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涂防蚊水。
此外,在滅蚊的同時,各位相親應該注意自家盆盆罐罐里的大小積水,應該定時、及時地清理,避免養蚊子來危害自己。清除各種閑置容器內的積水,如盆、缸、罐、碗、杯等,并將其倒置,水生植物應每隔3-5天換一次水,并洗凈根部和容器,以防有殘余的蚊幼蟲和蚊卵黏附在水生植物根部和容器壁上。水生植物砂養時,以水面不超過砂面為宜,盆養蓮花類的大棵植物無法換水,可養魚防蚊蟲孳生。除了上述措施外,將殺蟲緩釋劑投放于難以清除或不能清除的積水(如水生植物、車庫積水井等)中,可以長期保持對伊蚊幼蟲的殺滅作用,避免其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