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出問題都因沒洗干凈? 當心過度清潔
“微菌型毛囊炎”是因微菌類細菌、真菌感染所致的皮膚問題,如芽孢菌所引起的脂溢性皮炎。微菌型毛囊炎的發生和體質及免疫力較弱有關。且尤其好發于男性。它會刺激血管讓血管增生并大規模發展,因此外觀看起來較為紅腫,且以“局部”、“片狀”方式出現在背部肌膚上。
微菌型毛囊炎需與青春痘鑒別
臨床上,微菌型毛囊炎的表現常為皮膚長丘疹,這些丘疹常會癢,且大小頗一致,因此常誤診為青春痘。專家指出,二者可通過丘疹部位初步鑒別。青春痘通常好發臉部,但微菌型毛囊炎卻很少出現在臉部,而是多見于背部及全身。其次,青春痘常大小不一,可見黑頭或白頭粉刺,而微菌型毛囊炎則不會。
常見的微菌型毛囊炎是皮屑芽孢菌毛囊炎,其的病原是真菌的一種,因此需使用抗霉菌藥物治療,因此其治療和治療青春痘所使用的抗細菌藥物不同。皮屑芽孢菌是一種與人體正常共生的霉菌,屬于表淺之霉菌感染,通常好發夏末初秋的環境中,容易引發感染,且通常存在于人體皮脂腺分泌較多的部位,當量少時可以與人們和平共處,但當皮脂腺分泌過度旺盛時,皮屑芽孢菌會迅速增加。
過度清潔可能導致微菌型毛囊炎
大多數人都會有一個誤區,認為皮膚出問題多半是清潔做的不徹底。其實不然,在醫學上并不存在所謂“深度清潔”的說法。正常的皮脂具有保護皮膚的作用,如果過度清潔皮膚,反而會造成皮脂腺的分泌更加旺盛,讓皮屑芽孢菌趁機增生,專吃皮脂的皮屑芽孢菌會大量滋長,就會造成毛囊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