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5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院士24日提出,醫療對人的健康只起8%的作用,更多的是由生活方式、生活條件、經費的保障來決定。因此,擺正醫療的定位,“我們應該有一個更好、更全面的看法”。
第16屆中國科協年會當天在云南昆明開幕,韓啟德做主題為《對疾病危險因素控制和疾病篩查的思考》的首場大會特邀報告時作上述表示。他特別聲明說,其報告僅限于學術,談到的一些“顛覆性的意見”都有依據,有嚴肅的科學論文注明。這也是他個人一家之言,只提供一個側面,希望“媒體完整解讀,切勿斷章取義”。
“高血壓是疾病嗎?我說不是。”韓啟德指出,疾病是指人體在一定條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有一定表現的病理過程。疾病必須要有勞動能力受到限制或者喪失,并且出現一系列臨床癥狀,而大多數高血壓病人沒有這些,因此不是疾病,是危險因素。
他以高血壓、糖尿病前期、骨質疏松舉例說,當前針對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實際結果是,極少有個人因為采取措施而受益,絕大部分干預沒有任何效果,其中有些人反而使健康受到損傷。
在疾病篩查方面,“一般80%的人會發現前列腺癌,不吸煙的人當然發現的少,其他腎臟、肝臟、甲狀腺都會有意外地查出癌癥,但是這些癌癥99%左右都不會有事”。更進一步,做常規體驗有意義嗎?韓啟德稱,有一個薈萃研究,16項研究合在一起,18萬人,結果發現做不做健康體檢,但除去老齡人,對死亡率并沒有影響。
這位知名病理生理學家呼吁根據國情來確定中國自己的診斷標準,同時,針對疾病篩查和危險因素的控制,還要解決觀念問題——醫療費用解決基本醫療問題時療效非常好,如果用在后期臨床晚期病人,花很多錢但療效很差。“同樣的錢如果用在基本的醫療上,獲益的人數就可以有那么多。所以,我們要把這個錢用到最合理的地方去”。
“總之,我們現在的醫療出了問題,不是因為它的衰落,而是因為它的昌盛,不是因為它沒有作為,而是因為它不知何時為止。”韓啟德表示,“在宗教強盛,科學幼弱的時代,人們把魔法信為醫學,在科學強盛、宗教衰弱的今天,人們把醫學誤當做魔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