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稱,孕婦體內類固醇水平偏低可能是造成復發性流產的主要原因之一。
據BBC報道,科學界一直以來就在爭論類固醇是否能幫助多胎妊娠流產的婦女,英國華威大學的研究人員聲稱,他們已經證明,孕婦體內類固醇水平偏低可能是造成復發性流產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他們特別強調,孕婦切不可擅自補充類固醇,否則也可能使得問題更糟。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美國新一期《臨床內分泌和代謝》雜志上。
在懷孕婦女中,有七分之一的妊娠是以流產結束的。多數婦女會在下一次嘗試中取得成功,但也有一部分婦女會形成復發性流產。連續發生三次或以上流產即為復發性流產,在英國有1%的女性受此困擾。
此前研究發現,在流產女性的子宮內,一種被稱為“自然殺手”(NK)的免疫細胞水平較高。科學家建議使用類固醇幫助流產婦女,但他們也不清楚,NK細胞是如何導致流產的。此前研究一直關注NK細胞對于流產的不利影響,他們認為,NK細胞在胚胎植入到子宮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這個想法沒尚未完全在大型臨床試驗中得到測試。
三分之一女性體內都有很高的NK細胞水平,現在需要大型臨床測試來證明,類固醇是否對此有所幫助。華威大學的研究發現,NK細胞僅僅是類固醇水平低的一個表現。測試表明,子宮中“殺手細胞”的異常增多是由孕婦體內類固醇水平偏低所致。類固醇能夠減少導致流產的NK細胞,因此它可以預防反復流產。另外,當類固醇水平較低的時候,會導致子宮無法接受胚胎,并無法供給胚胎足夠的營養。這就反過來造成體內更高的NK細胞水平。華威大學的西沃恩·昆比(Siobhan Quenby)教授說道:“復發性流產會給女性帶來不可置信的心理創傷和痛苦。經過多年的爭議,我們的研究終于有了重要性的突破。”
昆比教授特別指出,在尚未確定類固醇發揮作用的具體機制前,女性切不可擅自購買類固醇,因為過高的類固醇水平同樣會造成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