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山東,貼牌占比超50%,比例明顯高于自建營銷渠道。在山東財富陶瓷城及周邊的數十萬平方米里聚集了大量的品牌,這些品牌有80%是沒有工廠的,但是他們有建規模不一的展廳。全國貼牌商聚集淄博,所以它的產品開發來源廣,新品更新速度非常快,僅次于佛山。但自主品牌機渠道銷售不力,且職業經理人和人才的質量不太高。
談及江西的陶瓷產業,主要集中在以高安為中心的泛高安地區,這里的企業主要是自建銷售渠道,鮮少貼牌,這是高安的一個特色。而從產品流向上觀察,基本上是流向三四級市場,企業的客戶高度重疊,價格廝殺比較嚴重。
陶瓷是高安的支柱型產業,對房地產、物流、娛樂及生活消費等第三產業拉動非常大。我也談談個人的建議:1、可以嘗試電商渠道(與現有客戶沖突不大)、產品定位適度做減法(規避價格競爭)。2、產品結構優化,加強橫向合作,規避同質化惡性競爭。3、提升展示水平及加強品牌建設。4、“高安陶瓷”區域品牌競爭力提升,內展+外展。5、重視人才、職業經理人的應用,但須提升整體人力資源質量。6、完成由術到道的過渡。現在高安陶企做的大多是戰術層面,即通過產品結構和產品價格的調整來緩解目前的壓力。但是我們真正要做到“道”,即要重視產品結構、客戶隊伍、渠道的深度和廣度,最終還是要實現由術到道的變化。
這幾年,四川陶瓷產業的發展略微下降。這是為什么?我們粗略統計了一下,泛高安產區每年往云貴川地區輸出的瓷磚至少超過了4億平方米左右,基本可以消滅夾江本土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工廠。高安陶瓷的銷售半徑從500公里走到1000公里,最后到2000公里,甚至遠銷海外,是高安陶瓷的一個顯著變化。
混沌時代堅定信念,建立市場秩序
最后講一下個人對于危機應對的看法。這是一個混沌的時代還是一個井然有序的時代?這是一個僥幸的市場還是一場運籌帷幄的步步為營?應該是從宏觀大勢及產業趨勢中找到基本規律,要建立自己的發展趨勢,絕不可以長期沒有規劃的盲目改變。
陶瓷行業現在流行各種培訓,將希望寄托于某一個機構或某一個培訓師的想法,也證明了這個行業處于一個混沌的狀態。其實重要的是我們要在這種混沌的時代堅定自己的信念,建立自己的秩序。
為什么會出現危機?因為我們現行的制度和生產方式、經營行為無法適應這個時代和市場的變化;我們只有改變、創新,甚至敢于革自己的命,用最快的速度調整并適應新的環境和趨勢,思考一下現行的品牌布局或者產品布局是否與行業實情相匹配,然后進行重新梳理。
今年行業各方面的信息泥沙俱下,其中停產、倒閉、兼并、降價是最頻繁的。前兩天有一個業外的公共平臺說建陶行業面臨著崩盤,這是一個沒有立足點的數據。實際上像這種停產、倒閉、兼并、降價本身就是市場經濟里面符合市場規律的行為,尤其是在經濟轉型、產能過剩的背景下,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
最大的關注點應該是“我”:即一切的根源在于自身。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個行業并不是面臨崩盤,而是因為產能過剩,所以必須有人先走一步。危機才是幫助我們成長的最佳機會,也希望大家在危機中找到自己,找準方向,跨越危機,打開全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