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環保法已經實施,環保原材料和設備成本較高——
木家具價格可能水漲船高
“如果現在真的要嚴格執行,估計會有三成到四成的家具企業還沒能完全達標,要面臨停產整頓,甚至要倒閉。”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嚴格的新《環境保護法》已經于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說到新環保法對家具行業的影響,在順德開了一家規模不算很大的家具企業、在家具行業擁有二十多年生產經驗的陳先生告訴記者:“估計政府會給一個過渡期,如果是一刀切執行,光在順德附近的兩三千家大大小小家具廠,說不定一下子就有一千家左右要關門了。”
而廣東省家具協會會長王克、家具行業資深從業人士莊子標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均預言,新環保法實施后,雖然行業不會面臨倒閉潮,但一輪新的變革正在鋪開,隨之而來的就是木家具的價格可能會上漲。“由于環保原材料和相關設備的成本都有所上升,未來木家具的價格也有上漲的可能,畢竟現在很多家具企業都屬于微利經營,成本上漲對價格的推動力很大。”莊子標說。
“拖”字訣不好用了
“對于環保方面的檢查,以前我們的策略是‘拖’字訣,不過今年這一招可能不好用了。”陳先生說,自己的工廠近期已經有幾個環保執法人員上門,并提出整改意見,如果限期內再不整改可能會收到罰單——而且,新的罰單不是像過去那樣發現一次罰一次,而是按天處罰,政府動真格了!
莊子標也說出了一些家具企業必須正視整改的原因。“若從產業優化的角度說,在順德龍江這個有‘中國家具第一鎮’美稱的地方,集中了大大小小的兩三千家家具企業,占地面積達數千畝之多,但每年的納稅額不過是2億元左右,而在不遠處的一些占地100畝左右的家電企業也能達到同樣的納稅水平,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家具行業的單位面積產值實在不高,如果現在連環保這一關不能達標,很容易被清理出場。”
王克也認為,家具企業的整改是大勢所趨,畢竟這么多屬于污染大戶的行業都整改了,“現在輪也輪到家具業了,如果還想在這個行業做下去,就要學會適應政策的變化。”
要一次性達標有難度
據了解,由于新環保法在去年4月就已公布,很多企業其實已經有所了解,但陳先生說,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要整改完全達標有不小難度,其中錢是主要問題。以引入木家具行業的靜電噴涂設備為例,一套設備要上百萬元,對于已經微利的小企業來說,實在難以承擔,若是使用水性涂料,同檔次的涂料明顯要貴于油性涂料,有成本上漲的壓力。
莊子標說,在技術上很多企業也面臨不少問題。“由于歷史原因,目前有部分工藝還沒有符合環保標準的新技術可以替代,而且工藝的改進也不是單個企業可以完成,需要上下游企業共同進行。”有的企業還有產品質量方面的擔心。莊子標說,要改變工藝,就會涉及一個調整和適應過程,可能會出現一段時間產品質量不穩定的情況。
王克說,政府不會“一刀切”強求企業一下子都使用最先進的工藝進行生產,企業可以按照政府的技術改造指導意見實現逐步達標。“而且一些設備供應企業也推出了設備租賃辦法,可以減少企業的一次性投入,而且使用一定年限,該設備可歸企業所有。”但家具企業也有自己的擔心,這種設備只能使用這些企業提供的原材料,日后原材料出現壟斷大幅度提價該怎么辦?
此外,據介紹,有些地方也在構思建設統一的靜電噴涂車間,讓周邊企業共享,實現社會化分工。莊子標認為,這種設備很難實現共享。“各家企業的加工先后順序如何解決?半成品來回運輸要增加物流成本,商業秘密如何保護?種種難題目前都難以解決。”
看來,家具行業的環保變革還需要一個慢慢的調試過程。
專家觀點:法規在變消費者觀念也要調整
“新環保法對企業有新的要求,其實也在提醒消費者也要更加關心家居的環保問題。”一直非常關注環保家居問題的廣州星盟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徐立君認為,新環保法不光是企業的事情,也和普通消費者息息相關。
“為了追求豪華,很多人的家居堆積了太多的裝修材料和產品,這反令整個空間連透氣的地方都沒有,加上材料累積帶來的污染,實際上人是住在一個很不健康的空間。有時候屋子里面的東西多了,空間感覺反而更差,這不符合環保需求,對自身的健康也沒好處。”
徐立君還提醒說:“環保家居包括兩個層面,一是要少使用帶來室內環境污染的產品,而另一個層面是少使用生產過程對環境有傷害的產品。過多地使用實木產品,特別是大木頭制成的家具,森林就會遭到破壞,大家應該改變‘只有實木家具才是好家具’的概念。”她認為,應該提倡家具的回收利用,上世紀不少家庭的很多家具都是父親為家人親手制作的,由于工藝比較簡單,雖然不一定很好看,但整個制作過程很環保,很有愛,現在應多倡導家具的回收利用以及回復傳統的、對環境沒帶來這么多傷害的工藝。
王克也認為,新環保法會引起行業的變革,在國標、行業標準等方面都必須作出相應調整。從目前的情況看,水性涂料的硬度、亮度、飽和度等都不如同等檔次的油性涂料,因此不能滿足部分消費者心目中的要求。“目前相關的標準正在討論如何修改,但消費者的觀念也需作出調整,否則,企業有可能以消費者不接受為理由放棄環保工藝的改造,消費者應該意識到,有時候環保和性能只能兩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