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環境監測中心”多為假冒
百度相關搜索條目近百萬 普遍辦公地不明收費無標準
公眾對于環境問題的日益重視,讓室內環境監測行業迅速崛起,但與之相伴的卻是亂象叢生。在昨日召開的北京室內環境監測治理行業誠信倡議會上,市工商方面對外披露,截至3月底,有多家企業(網站)冒用市環保局名義從事虛假宣傳,部分企業使用未經核準的名稱從事經營活動,“北京權威室內環境監測中心”、“北京室內環境監測中心”等機構根本不存在,系虛假機構。
近百萬信息魚目混珠
市工商局經檢處處長薄宗林表示,工商部門已對全市40余家從事室內環境監測和環境治理的企業進行檢查,對其中10余家存在嚴重侵害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企業進行了立案查處。經調查,上述機構均屬于使用未經核準登記注冊的名稱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北京商報記者在百度上搜索“北京權威室內環境監測中心”發現,相關結果共有約94萬個。監測機構大多打著“北京室內環境監測中心”、“北京室內空氣監測權威機構”等字樣吸引消費者。北京商報記者采訪發現,多數企業聲稱具備相應資質認證,可做家庭室內空氣監測、辦公室內空氣監測、板材甲醛釋放量等環境監測。據了解,正規的監測中心必須有市質監局的資質認定,CMA證書上有企業名稱和有效日期,消費者在監測前,應查驗企業的相應資質。
但北京商報記者看到,出現在百度搜索欄中多數從事室內環境監測的企業雖然能提供CMA證書,但證書上名稱和有效日期無法辨認。
監測價格無標準
在監測費用方面,同樣是位于東三環附近的家庭裝修監測,有室內環境監測機構表示,需要安置兩個監測點最低需要500元,第二家公司則報價700元。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多家室內環境監測企業網站都沒有明示監測價格,不少企業在網站上也不公布其辦公地點,只公布手機電話、QQ聯系方式。
國家室內環境與室內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表示,一些獲得質監局資質的公司在網站上打出了“北京權威室內環境監測中心”、“北京室內環境監測中心”等迷惑消費者的網名,部分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權威性從而宣傳自己,另一部分則根本是假的。還有的企業以免費監測為誘餌,欺騙消費者,既從事環境監測又從事環境治理,達到利益最大化。
在價格方面,薄宗林表示,由于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價格標準,正規的室內和車內環境監測需要高級的實驗室、監測儀器,監測費用比較高,有的企業采用簡易的儀器進行低價格和不規范的監測,所以市場上各項室內環境監測的價格懸殊。
政府將推合同范本
除此之外,其他不規范經營行為還包括合作中各方責任劃分不明,具備不同資質的企業采取相互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監測項目;非法企業與個別有資質的企業合作以提取勞務費的形式轉包業務。
據了解,執法部門及相關企業目前建立了整頓室內環境監測治理市場聯席會制度,定期研究不同時期市場存在的問題。工商部門將制定統一合同范本,規范室內環境監測承攬合同。此外,據業內人士介紹,環境監測機構多數都會提供除甲醛等服務,而這也正是其監測的主要目的。百萬家園監理公司總裁許國忠表示,這些機構所謂的除甲醛實際上起不到治理效果,他們通常靠涂抹一些化學制劑來掩蓋業主家刺鼻的氣味,或是通過其他制劑做化學置換,其結果治標不治本,很可能衍生乙醛等其他有害物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