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全國房價整體依然在上漲,但溫州、鄂爾多斯、神木等少數城市房價的大幅下跌,依然令人深思,這些城市房價的大幅下跌,究竟是區域性的個案,還是代表某類城市的趨勢?
房地產的形式是產業,本質卻是金融。從金融角度入手,分析房地產價格漲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些年來,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我國貨幣的供應增速比GDP的增長速度快得多了,但我國CPI、PPI卻增長得并不是很快,這說明什么?這說明過多的貨幣所追逐的商品是有所選擇的,CPI、PPI統計范圍內的商品,并非是貨幣特別樂意追逐的對象。
譬如,由于工業品供應能力的增長常常遠大于該種商品需求的增加,而且由于生產效率的不斷提高為生產成本的持續下跌提供了空間,因此,過多的貨幣極少有樂意去投機炒作工業品的。
北京大學周其仁教授曾說,應對中國越養越大的貨幣老虎,比較合理的政策組合似乎應當是,或動員更多的資源進入市場,以消化源源不斷超發的貨幣;或減慢市場化改革的步伐,但必須嚴格控制貨幣的超發。
問題的關鍵在于,這些年來中國的貨幣政策,從本質上講是不獨立的。在現行匯率機制下,人民幣投放的控制權其實并非掌控在我們自己手中,而是被美元等世界主要貨幣牽著鼻子走的。
在外匯占款激增的背景下,人民幣超發無法控制,應對越養越大的貨幣老虎,只能動員更多資源進入市場。住房商品化,醫療市場化,教育產業化……還有什么可以動員進入?
從“蒜你狠”到“姜你軍”,再從“糖高宗”到“蘋什么”,盡管新詞層出不窮,但多屬曇花一現,究其根本原因,無非是體量太小,擊鼓傳花傳不了多久。偌大的中國,最后剩下方便動員且體量又大的,只有農村土地以及房地產業了。
應對越養越大的貨幣老虎,暫時就只能讓房地產繼續作貢獻了。因為醫療市場化、教育產業化,其弊端是顯而易見的,而且吸納貨幣的體量畢竟也是有限的;而房地產則不同,伴隨著房地產價格上漲,虛幻財富效應會隨之放大,吸納的貨幣數量也會隨之激增。
這些年來,中國商品房施工面積、新開工面積和竣工面積,每年的增長幅度其實都不低,但房價依然屢調屢漲,“地王”依然頻頻出現,這說明追逐房地產貨幣數量的增長,要遠遠超過房地產供應量的增加。
不過,潮起終有潮落時,是泡沫終歸有破滅的時候,這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只不過泡沫破滅的導火索各不相同,破滅的時間較難預測而已。
溫州房地產泡沫破滅背后,主要是溫州中小企業資金鏈條的斷裂。在外資超國民待遇和國企獨享壟斷地位的強勢面前,相對弱勢的中小企業在一陣緊過一陣的貨幣緊縮背景下率先倒閉。
鄂爾多斯、神木房地產泡沫破滅背后,主要是煤老板資金鏈的斷裂。受國內外經濟增速放緩影響,煤炭價格步入下行通道。隨著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煤老板資金鏈最終趨向斷裂。
現在,房地產泡沫破滅,雖然暫時只有溫州、鄂爾多斯、神木等地,但迎合房地產泡沫開足馬力加大房地產供應的,則遠不止這幾個城市。難道禁不起資金層面影響的,就只有溫州、鄂爾多斯、神木?
現在,美聯儲量化寬松逐步退出,已經沒有多大懸念,最多只是時間問題,這意味著全球層面的資金緊縮,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將會首當其沖。最近,一些經濟學家甚至警告:亞洲金融危機“幽靈”重現。
溫州、鄂爾多斯、神木等地房價下跌,或許并非區域性個案,類似的難兄難弟城市,在接下來的日子或將陸續出現。(三秦房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