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陽陽秋老虎逐漸遠去,成都樓市仍然熱火朝天。伴隨著金九銀十的到來,開發商們鉚足了勁、備好了貨,準備向年終目標和年終排名發起沖刺。縱觀上半場,強者恒強,保利、恒大、藍光這些傳統巨頭仍然占據統治地位。不可忽略的是,龍湖、融創等實力房企依然后勁十足。而明星項目如濱江和城、復地金融島等,經歷了上半年的“瘋狂”,下半場表現如何也十分值得期待。
雖然地產市場熱點不斷,但兩極分化的格局讓更多的中小開發商舉步維艱。在地產行業,質量問題、合同糾紛等依舊存在。改需時代的到來,對于品質的追求更加苛刻。“得口碑者得天下”,在漲潮退潮之間,更能反映出一個企業的責任和實力。因此,用“冰與火之歌”來形容如今的成都樓市再合適不過。
“未告知業主緣由,開發商私自在負一樓橫梁加固!主體結構是否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日前,位于成都劍南大道與牧華路交匯處的九龍倉·時代上城內,就“地下室負一樓橫梁加固”一事,業主們鬧得沸沸揚揚。
8月25日上午,華西都市報記者與開發商相關負責人、業主一同來到“事發地”——業主投訴的負一樓橫梁加固處,不過現場已被打圍,不能進入。
負一樓橫梁加固,是否符合國家規定?是否違規?對此,雙流區行政綜合執法局協和中隊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經查,該項目涉嫌地下室違規加固,目前正在積極處理中。負一樓橫梁加固施工
業主擔憂:主體結構是否安全?
“原計劃6月收房后就著手裝修,沒想到還沒交房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一個多月來,九龍倉·時代上城的業主王峰(化名)深感郁悶,“負一樓橫梁貌似開裂了,正在大面積加固。房子的主體結構是否安全?業主生命豈能兒戲!萬一發生事故,誰來負責?更重要的是,開發商并未提前告知加固緣由。”
王峰介紹,5月初,離交房還有一個月時間,他提前和幾位業主來到新小區參觀。當來到地下停車場時,眼前的一幕讓他們頓時傻了眼。“負一樓的大部分橫梁下方,都搭建有腳手架;工人正在橫梁處砌磚,一些局部橫梁已經完成加固。據我們目測,整個地下室加固的橫梁區域面積有近300平方,主要是涉及6#、7#、13#、14#的共用公共空間,中庭綠化帶下方。”
在王峰提供的照片、視頻中,華西都市報記者能清晰地看到,不少工人正在施工,橫梁外有被水泥澆灌的痕跡,橫梁加固材料顯而易見。另一邊的工人,則在加固后的橫梁上方噴漆。王峰稱,看到這一現象后,他會同業主一起來到售樓部,要求開發商給出解釋。“為了能得到一個安心答復,之前我們跑了無數次,但開發商卻避而不見。后來,在相關職能部門、社區街道辦等部門調解下,開發商才出面協調。但是,對于加固緣由和第三方檢測評估,如今仍沒有一個準確的回復。”橫梁“事發地”四周已打圍
業主訴求:需經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評估告知
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8月25日上午,華西都市報記者會同部分業主、開發商相關負責人,一起來到了業主所指的橫梁加固區域。沿著13#停車場入口往里走,用照明燈射向一處橫梁,其外表能明顯看到加固后的痕跡,涂抹的黃色乳膠漆散落在鋼管上方,在其旁邊的天花板上,也有涂抹痕跡。再往里走,其四周都已被全部打圍,非常嚴實,無法看清里面的真實情況。面對質疑,陪同前往的這位開發商負責人稱,“這屬于未交付的項目,里面還在正常施工,工程部不允許前往查看。”
在13#電梯井旁邊的幾個車位處,華西都市報記者注意到,墻面有明顯的浸泡痕跡。通過業主提供的視頻,可以看到,地下室表面有一條長裂縫,經業主測量,約10米長,5毫米深,整個裂縫表面已被浸濕。“這個裂縫圍著中庭綠化區域,與每棟的地下室門口平行,我們擔心這是沉降造成的。”業主張曉宇(化名)說。
業主王峰坦言,“負一樓橫梁加固是否因為這些裂縫?我們現在最擔心的是,房子主體結構是否安全?因此,我們全體業主的訴求是:1、開發商告知橫梁加固的真實原因。2、聘請第三方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對加固橫梁進行權威檢測評估。3、出具評估報告書,保證橫梁安全,業主才敢收房。”開發商聲稱施工設計合規
執法部門:涉嫌地下室違規加固 目前正在處理
“對于業主的投訴反饋,我們也在積極跟業主進行溝通解釋。”談及負一樓橫梁加固一事,九龍倉成都公司營銷部一位李姓負責人稱,此事正在展開調查,施工方案符合建筑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并由有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施工。監理公司全程參與監督,因此,建筑物的結構是安全的,請各位業主放心。
那么,九龍倉·時代上城負一樓橫梁加固是否符合國家規定?對此,華西都市報記者采訪了成都市雙流區行政綜合執法局。綜合執法局協和中隊相關負責人稱,接到群眾舉報后,中隊協同社區街道辦、主要職能部門、物管公司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查看,并拍照取證。“經調查,該項目涉嫌地下室違規加固。當天,就對此項目下了整改通知書,并責成開發商和施工單位對地下室及外墻、內墻的質量問題進行整改。目前,還在進一步處理中。”
同時,在業主提供的7月8日《信訪事項處理意見書》中,雙流區規劃建設局也對此做出了明確書面回復:經調查,我局已責成開發商和施工單位,對地下室及墻內墻外的質量問題進行了整改,目前,地下室的相關質量問題已經整改到位,業主戶內的質量問題也在積極整改中。其次,該項目涉嫌違規加固,目前綜合執法局正在處理中。針對該項目加固這一事實,我局也責成開發商、施工單位經第三方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對加固區域進行結構鑒定,確保主體結構安全。
8月24日,雙流區規建局針對業主的信訪出具了《信訪事項復查意見書》回復:關于要求公布第三方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問題,第三方有資質檢測機構由業主與開發商共同協商決定,委托給第三方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鑒定,受委托的檢測機構將鑒定結果提供給委托方。
最新進展/
目前業主未看到檢測評估報告
8月31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再次聯系上業主王峰,他向記者證實,目前,沒有業主看到過開發商出具的第三方檢測機構評估報告。早在7月,雙流區規建局就出具了處理意見書,該項目涉嫌違規加固。“正是因為沒有看到評估報告,作為業主,我們才倍感焦慮、擔憂。事關每一位業主的生命安全,開不得任何玩笑。”王峰說。
目前,雙流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協和中隊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處理,并責成開發商經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進行鑒定評估。華西都市報記者將持續報道關注此事。
華西都市報記者雷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