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6日電 今日晚間,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600340.SH)公布2016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作為行業盈利能力最強的公司之一,2016年上半年華夏幸福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9.57億元,以30.5%的凈利潤增速高居同行業前列。
報告期內,華夏幸福亦緊扣國家戰略,堅持產業新城模式不動搖,各項業務均取得長足發展。
模式引領:盈利能力領跑行業
受益于京津冀協同發展快速推進、產業新城模式成功異地復制,2016年1-6月,華夏幸福共完成銷售額584.34億元,比2015年同期增長75%,行業排名比去年同期再提升3名,位居第7,銷售額增速更是名列行業前茅。
而在“產業優先”的戰略之下,2016年上半年,華夏幸福實現產業發展服務收入76.59億,同比大幅增長69.4%。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異地復制成效顯著,蘇家屯、懷來、霸州、嘉善、香河、永清等第二梯隊園區快速崛起,貢獻了3成以上的銷售額及4成以上的簽約投資額。這不僅充分驗證了華夏幸福商業模式的可復制性和布局戰略的精準性,也將不斷為公司培育新的業績和盈利增長點。
受益于高利潤率的產業園區業務占比提升,2016年上半年華夏幸福實現總體毛利率45.3%,同比上升12.7個百分點;實現銷售凈利率22.5%,同比上升4.5個百分點。
報告還顯示,截至2016年6月末,公司預收款項余額約886億元,比年初增長31.7%,預計將在未來3年內逐步結轉為公司的營收與利潤,有利于鎖定公司未來三年持續高增長的經營業績。
布局加速:高度契合國家戰略
2016年上半年,華夏幸福繼續堅定不移地堅持產業新城模式,緊跟三大國家戰略,實現加速布局。
具體而言,華夏幸福夯實鞏固京津冀區域,卡位布局長江經濟帶,積極突破珠三角、“一帶一路”等區域,實現了圍繞國內外經濟熱點城市全面布局,上半年共計與10個區域簽署產業新城合作備忘錄或合作協議。
其中,2016年5月,公司與廣東省江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及江門市江海區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備忘錄,實現在珠三角布局的首次突破; 6月,與印尼知名企業馬龍佳集團旗下旗艦企業AS簽訂協議,首座國際產業新城正式落地印尼;此外,在鄭州、杭州、武漢等區域也實現了首次布局的突破。
與此同時,華夏幸福還在今年5月中標廊涿固保城際鐵路項目社會投資人,成為國內首個投資并控股客運城際鐵路項目的民營資本。此舉標志著華夏幸福創造性地將軌道交通資源接入產業新城平臺,實現了其產業新城平臺模式的重大創新升級,同時也促進沿線地區產業協同發展、帶動沿線區域經濟發展,進而加快推進京津冀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產業升級:科技、資本等“多輪”驅動
在戰略布局取得歷史性突破的同時,華夏幸福還持續修煉內功、不斷鑄就產業發展核心能力“護城河”。
為推動區域產業升級、創新發展,華夏幸福堅持“一個產業園就是一個產業集群”,積極在全球范圍內整合資源,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為所在區域打造科技含量高、示范帶動強的高端產業集群。
數據顯示,上半年華夏幸福為投資運營的產業新城新增簽約入園企業212家,同比大幅增長226%;新增簽約投資額581.53億元,超過2015年全年新增簽約額537億元,同比增長129%。
其中,龍頭驅動方面,華夏幸福與奧鋼聯、京東方、佛吉亞、金海岸影業等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進而引領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群集聚。科技驅動方面,加快與清華大學、韓國中南大學等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模式,搭建“創新研發、項目孵化、技術轉移、支撐服務”四位一體的產學研合作平臺。創新驅動方面,與太庫科技持續合作,在全球創新高地設立了10余個孵化器;下屬企業蘇州火炬旗下火炬孵化創客邦孵化器,已在全國30余個城市布局。資本驅動方面,與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簽署投資框架協議,擬在固安、霸州投資建設第6代AMOLED面板生產線和AMOLED顯示模組,通過產業投資型的資本驅動導入技術,“科技+資本”雙輪驅動模式取得重大突破。
報告期內,華夏幸福還通過投資控股深圳市伙伴產業服務有限公司,將其產業大數據及珠三角強大的客戶資源和招商能力接入產業新城平臺,為產業新城迅速導入項目資源和產業集群,助力公司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產業的資源整合和統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