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7月26日電 (記者 施佳秀 實習生 牛妍)杭州樓市頻現新地王,土地出讓再創新高,引來杭州樓市新一輪熱潮。對于過熱的土地市場是否會帶動未來杭州房價的看漲,專家認為,還需理性分析未來房屋市場的供需關系,購房者還是首先要從自身需求出發,“量體裁衣”,不必跟風市場趨勢。
據報道,今年上半年,杭州宅地市場供需活躍,房企紛紛加入搶地大戰,土地頻現地王盛宴,杭州土地拍賣收入意外超越北上廣深,更把房價領漲二線城市的蘇州、南京、合肥、廈門這“四小龍”甩在身后,以818億元拔得全國土地成交金額的頭籌。
其中,進入7月,杭州余杭區未來科技城19萬方宅地迎來出讓,經過64輪的激烈爭奪,陽光城以37.48億元總價將地塊收入囊中,樓面價19664元/㎡創造了余杭區新的地王記錄,而溢價率也高達208%。
有人擔憂,地王頻現是否會重新打亂杭州的樓市?
據透明售房研究院統計,截至6月末,杭州市已取得預售證的商業地產可售庫存為893.18萬平方米,環比下降1.76%,按照近12個月杭州全市商業地產的月均成交面積計算,去化周期為37個月,較5月末縮短了3個月。
“隨著商品住宅庫存量的下降,未來數月住宅價格繼續穩中有升的趨勢無法扭轉。”杭州透明售房研究院院長方張接表示。
但在專家看來,地王現象是一個結果,并非原因。
“由于近來貨幣及信貸環境相對寬松,開發商的避險心理,驅使眾多國字頭企業及上市民企集體爭奪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區域地塊。僧多肉少,是這輪地王頻出的主要原因。”方張接說。
“土地市場跟房地產市場具有聯動效應,更多的是一手房市場直接影響到土地市場,土地市場反過來影響商品房市場,只能在特定的供需關系里才成立。”漢嘉地產顧問副總經理陳煥春說。
高點拿地的開發商虧本賣房的現象也有很多,據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數據,2009年以來杭州樓市實際的虧損項目高達近60個。
因此,方張接認為,未來“面包”能賣多高,完全取決于未來市場供求關系和面包本身的質量,而不是取決于面粉價格。
盡管杭州房價已經有所上漲,但無論是與過去的縱向比,還是與長三角其他城市的橫向比,杭州房價的漲幅尚屬理性和可控,庫存的絕對數值依然較高,未來供應依然充足。
專家建議道,消費者從自住、改善居住條件的角度來說是可以考慮購房的,在微觀面上,購房者是“量體裁衣”,而不是“量地裁衣”,購房前消費者應充分考慮好購房的樓盤、房型、樓層等因素,然后再考慮市場趨勢。
此外,在他們看來,如果從投資的角度來講,還是要練就一雙“慧眼”,從專業的角度考察好樓盤、區塊,畢竟購房不是穩賺不賠的事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