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7月14日電 (記者 李佳佳)在14日突如其來的暴雨中,備受矚目的上海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073-06號地塊拍賣最終落槌,新城控股以37億元(人民幣,下同)將此地塊收入囊中,樓板價67409元/平方米,溢價率77.4%,成為上海市區的新“地王”。
當天共有華發、葛洲壩、招商、中糧、保利地產、金茂、新城、合景、永同昌、三湘、九龍倉、中洲、金隅、泰禾、大名城等15家房企參與此地塊的爭奪,而早在拍賣前,外界曾有報道渲染“這塊地的樓板價要破10萬元/平方米,將成為上海有史以來最貴的一塊地”,結果預想中的瘋狂并沒有出現,“房企對拍賣還是較理性的,”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說。
不過由于地塊位于上海市區,且虹口區很少出現土地供應,最近一次土地出讓還是在2008年1月24日,稀缺性導致房企趨之若鶩、拍賣價居高不下。最終的樓板價達到67409元/平方米,若扣除保障房、自持部分等,實際可售部分樓板價94469元/平方米,未來若要保本,盧文曦認為“售價將高達11萬元/平方米”。
記者注意到,該地塊的出讓條件其實十分苛刻。首先,地塊上建筑限高90米,住宅套數下限450套,中小套型住宅建筑面積不得低于該地塊住宅總建筑面積的70.0%,計38422平方米以上;其次,地塊內須落實建筑面積不少于2000平方米的社區行政設施、社區醫療衛生設施,建筑產權將無償移交區政府所有,地上面積中5%為保障房,受讓人按出讓年限自持建筑面積不低于15%,且自持面積須用于租賃。上海鏈家市場中心研究部認為,對本身建筑面積就不大的地塊來說,還有15%的建筑面積須自持用于租賃、5%配套保障房等要求,這增加了開發商拿地成本。
盧文曦說,對于總出讓面積19959.5平方米的地塊來說,該幅地塊開發難度較大,地塊本身不大,大概只能造3、4棟樓,給開發商發揮的空間有限,且出讓時附帶很多苛刻條件,對房企而言小戶型越多,開發成本會提高,無形之中壓縮利潤空間。這或許也是當天眾多房企“理性爭奪”的原因之一。
上海鏈家市場中心研究部則認為,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073-06號地塊與此前出讓的上海外圍區域地塊有本質區別,外圍地塊往往面臨的配套不完善、交通不便利等多種客觀問題,在這塊地上完全不存在,結合外圍區域此前拍出的高地價,“今日虹口的樓板價完全處在合理范圍之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