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墓簡介
張騫墓位于城固縣博望鎮饒家營村,是中國西漢時期杰出的外交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張騫的墓葬。墓為斜坡墓道磚室墓,坐西向東。夯筑封土,覆斗形,平面呈長方形,南北19.5米,東西16.6米,高4.26米。
公元前114年,張騫病逝于長安,歸葬故里。該墓自漢以來,歷代文獻均有著錄,沿革明確。1938年,西北聯大對張騫墓墓道進行了初步發掘,出土刻有漢隸“博望造銘”封泥,及灰陶片、瓦罐、漢五銖錢等文物,從考古學上證明了該墓的真實性。
與絲路關系
張騫因開拓絲綢之路,被譽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公元前138年和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通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隨后,這條路上使者、商人往來不絕,大量的絲帛沿此路西運,西域各國的“珍奇異物”也傳入中原。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首次在官方層面搭建了古代中國與中亞、西亞、歐洲的社會、經濟等領域溝通的橋梁,開啟了我國對外交流的先河。
保護規劃
根據我省有關張騫墓管理規劃(2012-2018年),將對張騫墓周邊景觀環境進行改造,對周邊民宅立面雜亂、建筑超高問題進行改造;將張騫墓的主要入口改為東入口;對張騫紀念館兩側綠化展示,建設墓冢及周邊排水渠系統;建設墓園及張騫紀念館內安防、消防、防雷等安全防護設施;完善展示主題,提升現有展室布展水平,拓展新的展示內容,配套完善展示服務設施,規劃展示路線。遠期規劃建設建設張騫墓監控中心,停車場、專用變電設施及張騫路路燈等基礎設施。(華商報)